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390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267篇
综合类   723篇
基础理论   162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研究松散煤体低温氧化及通风供氧下的渗流传热规律,研发了渗流传热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气体加湿系统、气体加热系统、煤样反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组成;本装置可实现自动加湿、控温、自动采集数据及处理数据。为解决装置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设计了断电保护、有害气体检测等措施,保障试验装置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2.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163.
为获得某金矿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最优配比,基于试验结果,以海水比例、灰砂比和料浆质量浓度为输入参数,以充填体强度、塌落度及泌水率为输出参数,建立了充填配比与其响应量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充填性能的影响程度;采用遗传算法对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获得了Pareto非劣解,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属性决策的TOPSIS法对Pareto非劣解进行方案优选,确定了充填最优配比。研究结果表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相对误差值均小于6%,可靠性高;灰砂比及料浆质量浓度对充填性能影响较为显著,采用海水作为充填水源将降低充填体的强度;经优化后的充填配比与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4.
软质岩边坡挂网植草绿化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网植草解决了红砂岩、紫砂岩等软质岩石坡面因没有土层而不能绿化的难题。在经平整的软质岩石边坡上,铺粘10~15cm厚的泥浆层,满植规格为40×40c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等具有匍匐枝茎、耐瘠薄土壤、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力等特性的草皮,草层上盖2.5×30m高强度的专用塑料网,用钢钉和竹签加以固定,造价为28~30元/m~2,是混凝土喷射、窗式护面墙等其它防护方法成本的1/3~1/5。在京珠、潭邵等高速上推广了近400 000 m~2,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植被,形成优美的景观,又能发挥较好的生态防护作用。该技术材料来源广、工艺操作易、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库、堤坡等软质岩石地段的景观绿化与生态防护。  相似文献   
165.
宁南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马琨  何宪平  马斌  罗登科  马远远 《生态环境》2006,15(6):1231-1236
宁南黄土高原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5年后,区域局部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针对退耕后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阐述了自然撂荒坡地、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Kom.)灌木林地、坡耕地产生的土壤水热、养分效应,其结果对减少宁南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合理农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径流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储水量的变化为单峰型,与雨量峰值相比,对应储水量略有滞后现象。土壤储水量整体表现为农耕地>自然荒坡>柠条林地。受植被类型影响,坡面土层温度为荒坡草地>柠条林地>农地。随坡度增加,自然荒坡土壤有机质有降低的趋势,相同坡度下(25°)自然荒坡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2.76g/kg,是农耕地、柠条林地的1.2倍和1.94倍。在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全磷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坡耕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柠条林地和自然荒坡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a-P(钙结合态的磷酸盐)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达29.6%~59.07%,O-P(闭蓄态磷酸盐)最少,仅占4.73%~22.45%。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探讨了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控制稻田甲烷排放以及减少甲烷排放的潜力。试验结果表明:(1)用沼渣代替农家肥堆肥作基肥时,4种沼渣基肥处理中,有3种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比施农家肥的处理减少24~62%,比单纯施化肥处理减少11~56%;1种沼渣(马粪)由于腐熟度不够,其处理甲烷减排效果不明显;(2)改换氮肥的施用种类。以硝铵、硫铵代替尿素作追肥,甲烷排放通量分别减少26%和46%;(3)稻田的科学灌溉技术,从水用分蘖到抽穗期间,间歇落干,可以明显减少甲烷排放,而对产量无影响;(4)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也可明显抑制稻田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167.
利用微分扫描量热仪(DSC)准确地测定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热重分析仪(TGA)测定了垃圾的水和低温下有机物总含量、难挥发性有机物和灼烧残渣的含量。根据量热和热量分析结果,可方便地计算垃圾的水和低温条件下易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结合609种有机物的燃烧热,估算了垃圾的热值。  相似文献   
168.
几种裸子植物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裸子植物未成熟胚乳作为外植体,在改良MS、添加不同种类激素和不同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上.分别予以热激、光培养、暗培养和刻伤胚乳等多种处理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刻伤胚乳和适时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发生;经过25~30d的培养,在ρ(NAA)=0.5~0.75mg/L、ρ(2,4-D)=0.2~0.5mg/L、蔗糖浓度5%的培养基上,油松、白皮松、青、华北落叶松以附加ρ(KT)1.0~2.0mg/L以及白、侧柏在BA与KT配合使用的培养基上,热激后暗培养,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可达86.4%.  相似文献   
169.
焦亚硫酸钠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SO2体内衍生物和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sodiummetabisulfite,SMB)对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TOCs)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结果表明,SMB可增大TOCs和IK,且具剂量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10μmolL-1的SMB不影响TOCs的激活过程,给药前后TOCs的半数激活电压为(3.15±2.29)mV和(4.72±1.92)mV(N=8,P>0.05),不改变其斜率;但10μmolL-1的SMB却非常显著地影响TOCs的失活过程,给药前后其半数失活电压分别为(-53.6±0.45)mV和(-38.85±0.68)mV(N=8,P<0.01),也不改变其斜率.10μmolL-1的SMB显著提前IK的激活过程,给药前后IK的半数激活电压为(-11.98±3.50)mV和(-33.21±5.67)mV(N=8,P<0.01),不改变其斜率.SMB显著增大TOCs和IK,使IK的激活过程提前,抑制TOCs的失活过程,从而导致细胞内K 通过K 通道外流增加,进而可能对DRG神经元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图6参16  相似文献   
170.
古桩大树的裸根"浅埋高培"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桩大树的裸根“浅埋高培”移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的优点,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古桩大树移植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