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47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作物生产是通过轮作进行的,某些地区存在耕地的弃耕现象。Wackernagel生态足迹方法没有考虑复种的影响,耕地类生态足迹核算结果实际是播种面积,而生态承载力核算得到的是耕地面积,因此,二者不具有可比性,生态足迹盈余核算存在逻辑性错误。从理论角度采用复种指数修正耕地类生态足迹,使核算结果为耕地面积,增强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可比性。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分析了阜宁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1995~2003年的生态供需状况及发展能力变动趋势,采用生态足迹盈余强度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1995~2003年,阜宁县人均生态足迹从1.120 7 hm2增加到2.434 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较小,人均生态赤字从0.815 3 hm2增加为2.017 2 hm2,发展能力由1.226 5增加为3.140 7,生态足迹盈余强度由-1.226 5增强为-0.495 7 hm2。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得到的发展能力和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Wackernagel方法所得结果,表明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352.
公众信任及水灾风险认知的区域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开展问卷调查(获885份样本),统计、比较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的信任态度及水灾风险认知状况,并探讨信任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基本持信任态度,信任度依次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政府应急>防灾工程能力,其中下游地区公众的信任度较高。公众对于水灾的风险感知普遍偏弱,尤其是下游地区公众对发生水灾、受灾可能性的评估偏低(小于25%)。公众对于区域减灾能力的信任主要受到受灾经历(如灾情损失、灾后救援等)的影响,区域本底的灾害风险高低导致公众水灾风险认知的差异。风险较高区域(上、中游)公众更愿意采取较多的、积极的具体防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353.
成渝产业带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及其结构转换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数据方差,相关系数和相似系数指标对成渝产业带这一长江上游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区域进行了产业和结构特征分析。从产业部门相对变动的总体方差看,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变动幅度最大,即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元首衡性最弱,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  相似文献   
354.
邓砚  聂高众  安基文 《灾害学》2012,(2):124-129
借鉴新一代的时间管理理论——"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提出并分析了区域地震应急能力优先建设矩阵的概念。分别以区域绝对和相对地震应急能力作为优先建设矩阵中"紧迫与否"和"重要与否"的定量化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地震应急能力优先建设矩阵,划分了能力建设的四种类型,即需重点建设且紧迫性较强的区域类型(第Ⅰ类)、需重点建设但紧迫性较弱的区域类型(第Ⅱ类)、次重要建设但具一定紧迫性的区域类型(第Ⅲ类)和次重要建设且紧迫性较弱的区域类型(第Ⅳ类),在区域能力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从第Ⅰ类到第Ⅳ类建设力度由重到轻、时间由急到缓,逐步开展的原则。最后,以四川省为例,以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给出了四川省未来地震应急能力建设的优先等级类型。  相似文献   
355.
吸附-解吸是重金属在沉积物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本文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乌梁素海不同区域沉积物对Cu2+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沉积物TOC含量越高,其对Cu2+的吸附能力也越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影响的S1样点及受农田退水影响的S2样点对Cu2+的吸附量相对较低,而相对较洁净的S3和S4样点具有较高的Cu2+吸附量。4个样点吸附量能力大小为S3>S4>S2>S1。解吸实验显示,沉积物吸附的Cu2+大部分都不能被解吸。试验结果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拟合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31 mg/g、4.84 mg/g、8.39 mg/g和7.75 mg/g。  相似文献   
356.
为了揭示中温与高温活性污泥的絮凝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分别在35℃及55℃条件下培养了中温与高温活性污泥,考查了2种活性污泥的相互作用能与胞外聚合物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污泥系统出水浊度为(145±22.9)NTU,是中温污泥系统的近50倍。中温污泥的相互作用能曲线存在明显的势垒(313.4×10^-20J),而高温污泥不存在明显势垒;高温污泥的松散型胞外聚合物与紧致型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分别为中温污泥的12倍及3.5倍,且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多糖、腐殖酸和DNA的含量均高于中温污泥的含量。这表明,尽管高温污泥相互作用能势垒低,但其胞外聚合物,尤其是松散型胞外聚合物含量过高,是高温污泥絮凝性能低的内在机制,而胞外聚合物组成特征不是中温和高温污泥絮凝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7.
Ahmad MK  Mahmood R 《Chemosphere》2012,87(7):750-756
Potassium bromate (KBrO3) is a widely used food additive, a wat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 and a known nephrotoxic agent. The effect of KBrO3 on rat blood, especially on the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Animals were given a single oral dose of KBrO3 (100 mg/kg body weight) and sacrificed 12, 24, 48, 96 and 168 h after this treatment.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the animals and separated into plasma and erythrocytes. KBrO3 administration resulted in increased lipid peroxidation, protein oxidation, hydrogen peroxide levels and decreased the reduced glutathione content indicating the induc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 blood. Methemoglobin levels and methemoglobin reductas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total anti-oxidant power was greatly reduced upon KBrO3 treatment. Nitric oxide levels were enhanced while vitamin C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in KBrO3 treated animals. The activities of major anti-oxidant enzymes were also altered upon KBrO3 treatment. The maximum changes in all these parameters were 48 h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KBrO3 and then recovery took place. These results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KBrO3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 in blood and impairs the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Thus impairment in the anti-oxidant power and alterations in the activities of major anti-oxidant enzym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ediating the toxic effects of KBrO3 in the rat blood. The study of such biochemical events in blood will help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tion of KBrO3 and also for devising methods to overcome its toxic effects.  相似文献   
358.
周日峰 《火灾科学》2022,31(4):224-232
为提升水成膜泡沫(AFFF)的灭火性能,基于AFFF泡沫液和纳米硅颗粒,制得新型三相灭火泡沫。实验研究了三相泡沫发泡性和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泡沫组成和工况参数对泡沫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泡沫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对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揭示了泡沫中颗粒与表面活性剂间相互作用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随着颗粒浓度增加,泡沫稳定时间和抗烧时间显著增长,而发泡性变化不大。泡沫中颗粒表面润湿性影响颗粒与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泡沫稳定性。在亲水颗粒泡沫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能够强化二者间的协同作用,利于泡沫稳定;在疏水颗粒泡沫中,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二者间由协同作用转变成抵抗作用。研究成果对优化三相灭火泡沫配方和提升泡沫灭火效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