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发展废水中氯代酚的处理技术和保护水环境安全,采用"浸渍-干燥-电沉积"法制备钯-多壁碳纳米管-泡沫镍电极,研究电极对2,4-二氯苯酚(2,4-DCP)的去除能力和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2,4-DCP的脱氯机理.结果表明,在MWCNTs和Pd负载量分别为0.7 mg·cm-2和0.01 mmol·cm-2时制备的电极对2,4-DCP去除效果最好;掺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可增大电极的表面积,提高Pd的分散性,增强电极的催化效率.当Na2SO4浓度为0.05 mol·L-1,工作电压为-1 V,反应液初始pH为7时,50 mg·L-1的2,4-DCP降解90 min的去除率达到99.74%,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为0.0667 min-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2,4-DCP的降解产物,发现苯酚为2,4-DCP还原的最终产物,降解途径包括直接脱去2个氯原子转化为苯酚和分步脱去2个氯原子再转化为苯酚,但以直接脱去2个氯原子为主要途径.活性基淬灭实验证明,电极通过产生的吸附态氢原子(Hads)对2,4-DCP进行加氢脱氯.  相似文献   
9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泡沫镍负载TiO2电极,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仪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以紫外灯为光源,负载TiO2的泡沫镍电极为阳极,Pt电极为阴极,建立光电催化体系,对废水中的农药敌百虫进行降解.当采用浓度0.02 mol/L的Na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初始废水pH为6.0、电流密度为2.5 mA/cm2、降解时间为120 min时进行光电催化反应,模拟敌百虫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1.8%.  相似文献   
93.
氢氧化镁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氢氧化镁对镍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去除率可达 99%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 ,饱和吸附量 17.5 7mg/g。含Cd2 +、Ni2 +和Pb2 +的电镀废水经氢氧化镁吸附后 ,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
胭脂红褪色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H值为 5 4的六次甲基四胺 盐酸缓冲溶液 ,1 0 0℃恒温水浴中 ,Ni2 + 能催化H2 O2 氧化胭脂红褪色 ,研究了此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 ,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Ni2 + 的新方法。研究发现 ,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 5 1 8nm处。Ni2 + 的浓度在 0~ 1 0 4 μg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4 96× 1 0 5L mol·cm。操作简便 ,仪器简单 ,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5.
铁-镍交联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伶  邵红 《化工环保》2006,26(2):148-152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铁-镍无机交联、铁-镍有机交联系列改性膨润土,比较了二者对废水的COD、色度、浊度和废水中Cr^6+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改性嘭润土加入量、pH、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镍有机交联改性嘭润土对Cr^6+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铁-镍无机交联改性膨润土,对COD的去除效果略好于铁-镍无机交联改性膨润土;铁-镍无机交联改性膨润土对废水浊度的去除效果略好于铁-镍有机交联改性膨润土;二者对色度的去除效果相当。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96.
童孟良 《化工环保》2006,26(4):318-320
研究了以废镍铝合金粉(废镍渣)为原料、H2SO4为浸出剂、尿素为沉淀剂制备镍催化剂的方法;考察了Ni浸出条件对其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催化加氢实验对镍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Ni的浸出条件:w(H2SO4)25%、酸浸时间3h、n(废镍渣):n(H2SO4)=1.0:1.4。在该条件下,Ni的浸出率为92.85%。Ni的回收率在90%以上。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20~125℃、压力大于或等于1.2MPa、催化剂用量1%(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可将异丙叉丙酮经一步液相催化加氢反应制备成甲基异丁基甲醇(MBC),异丙叉丙酮转化率为100%,MIBC的收率达99.3%。  相似文献   
97.
罗煜  黄梅秀 《环境工程》2006,24(6):71-73
利用离子色谱与鲁米诺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尝试分离检测过渡金属离子,进行无机流动相低压离子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痕量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以枣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作为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镍废水,对其影响因素(填料类型、p H值、重金属负荷率、吸附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理论上的最佳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找出实际废水处理中镍去除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理论上在间歇实验中用枣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去除镍的最优条件为:填料为陶粒,p H=11,重金属负荷率为0.2,吸附时间30 min。实际废水处理中为了减少碱的用量,缩短处理时间,可控制条件为:填料为陶粒,p H=9,重金属负荷率为0.2,吸附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99.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处理含镍模拟废水,探讨了反应时间、体系pH、镍与镁的摩尔比(Ni/Mg)、二价离子与三价离子的摩尔比((Ni+Mg)/Al)和Ni 2+初始浓度对Ni 2+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 2+能通过镁铝类水滑石原位共沉淀法被除去。体系pH、Ni/Mg、(Ni+Mg)/Al和Ni 2+初始浓度均对Ni 2+去除率影响较大,而反应时间对其影响不大。在反应时间为1~2h、pH=8.5、Ni/Mg=0.25、(Ni+Mg)/Al=2.0时,可获得最高的Ni 2+去除率(99.84%),产物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具有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结构。  相似文献   
100.
微量元素镍在小白鼠脏器内积累规律的研究汪燕芳(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27)周松茂张奇凤陈国树(南昌大学化学系)范广勤阎冀刘延芳(江西医学院卫生系)关键词镍;脏器;积累规律.微量元素镍广泛地分布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环境中.研究表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