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火炬松成熟合子胚培养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Hb、Ma和Mc3个基因型的火炬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建立了火炬松的离体培养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火炬松之间的直接体细胞胚诱导频率有明显差异3个基因型中.Hb的成熟合子胚在附加1mg·L-12,4-D和4mg·L-1BA的DCR培养基上的直接体细胞胚诱导频率最高,达18%,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直接体细胞胚主要形成于成熟合子胚的子叶表而且胚轴较短,和母体组织仅保持胚根部位的联系组织细胞学切片结果表明,直接体细胞胚上胚根的发育落后于子叶,但是由直接体细胞胚发育形成的再生小苗有独立的维管组织,根部也较发达,并且整个小植株的维管系统和成熟合子胚上子叶的维管组织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2.
The regeneration and adsorption of desiccant wheel for producing the dry air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air needed for regeneration was heated in an evacuated tube solar collector with surface area 4.44 m2. The desiccant wheel is regenerated a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43.9–72.6°C. The regeneration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s are affected by the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wheel rotation, air flow rate (process and regeneration) and ambient conditions. By comparing the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air flow rate and constant rph, it was found that maximum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rates are obtained at air flow rate of 210.789 kg/h.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ccant wheel. Maximum desiccant wheel effectiveness of regeneration sector and adsorption sector is obtained at air flow rate of 105.394 kg/h. The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desiccant wheel with evacuated tube solar air collector is suitable for the Indian climate.  相似文献   
173.
以NDA-150超高交联树脂为吸附剂,邻氯酚为吸附质,氢氧化钠稀溶液为脱附剂,采用微波间歇辐照的方法,对吸附氯酚树脂的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碱液浓度对脱附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脱附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再生速度非常快.与传统热脱附不同,微波再生过程中脱附效率并不随碱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微波辐照功率和辐照时间对脱附效果影响明显.树脂经多批次微波辐照,吸附性能和化学结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matic changes and the numbers of trees in the generations of Siberian spruce (Picea obovata Ledeb.) in subgoltsy tree stands of the Southern Urals was analyzed over the past 200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abundant generations appeared in 1809–1816, 1821–1827, 1839–1845, 1850–1867, 1875–1887, 1891–1896, 1900–1904, 1911–1918, 1923–1932, 1944–1952, 1958–1966, and 1975–1995. Their formation proved to be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rmal conditions of the warm season during the five to seven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emergence of tree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old season in the year of their emergence, as well as to the periods of increased snow depth in late April in the years 27–32 of tree growth.  相似文献   
175.
本研究采用FeCl3·6H2O、ZnCl2和环丁砜(TMS)复配形成的Fe/Zn-TMS体系脱除催化裂化(FCC)干气中的H2S,并用30%H2O2氧化再生Fe/Zn-TMS体系.同时,研究了各活性成分比例、吸收液体积浓度、吸收液pH值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以及H2O2用量、吸收富液pH值对Fe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FeCl3·6H2O)∶n(ZnCl2)∶n(TMS)为0.45∶0.55∶1,吸收液pH为0.75,体积浓度(W)为50%的条件下能长时间高效脱硫,最高脱硫率达99.9%;在n(Fe2+)∶n(H2O2)为2∶1,吸收富液pH为0.65的条件下,Fe2+氧化率达96.7%.体系可循环使用3次,且能耗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6.
以Ti O2(ST-01)和Na OH为原料,采用碱性水热法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合成不同形貌的钛酸盐纳米材料(TNs),利用XRD、SEM、BET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等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其对水中Pb(Ⅱ)的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材料对Pb(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规律.结果表明,12~72 h合成的TNs均为纯净的单斜相钛酸盐,比表面积为243.05~286.20 m2·g-1;12~36 h合成的TNs主要为片状结构,48 h以上的TNs为线状结构.TNs-12、TNs-24、TNs-36、TNs-48、TNs-60和TNs-72对Pb(Ⅱ)的吸附量分别为479.40、504.12、482.00、388.10、364.60和399.00 mg·g-1,片状的TNs对Pb(Ⅱ)具有比线状更高的吸附能力,其中以TNs-24对Pb(Ⅱ)的吸附量最高.TNs-24对Pb(Ⅱ)的吸附结果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TNs对Pb(Ⅱ)的吸附为放热过程,低温或室温便有较高的吸附量;最佳吸附p H为5.0;当p H为1.0时,TNs-24的解析率可达到99.00%;再生的TNs对Pb(Ⅱ)循环吸附6次的去除率仍可达到97%以上,可见TNs可很好地去除水中重金属Pb(Ⅱ).因此,最佳合成时间可控制在12~24 h;当溶液中存在共存Cd(Ⅱ)或Ni(Ⅱ)时,TNs-24对Pb(Ⅱ)的平衡吸附量及去除率均有所下降;吸附机制主要是Pb(Ⅱ)与TNs层间的H+和Na+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77.
沸石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沸石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大,廉价易得,而且可以通过再生重复利用。沸石结构上的独特性和资源上的分布优势及其可循环利用的特点使其已成为废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水处理剂之一,沸石具有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特性,广泛应用于废水中氨氮、重金属、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是常用水处理剂之一。本文就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吸附机理、改性方法及再生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沸石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8.
碱性蚀刻废液是一种铜含量高、废液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对其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简要介绍、比较分析了碱性蚀刻废液实用的两种处理方式。在线方式可实现碱性蚀刻液再生和金属铜的回收,而线外方式可回收多种铜盐。从资源循环、环境效益角度分析,在线方式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9.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径级结构、高度结构的方法对思茅松种群的林窗更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纯林的林窗更新与灌草层盖度,尤其是草本层盖度密切相关。灌木层盖度的大小影响幼苗的存活,灌木层盖度小,幼苗存活率高。草本层盖度的大小影响种子的萌发,草本层盖度小,种子萌发率高。在针阔混交林林窗中,当常绿阔叶树稀少或土层浅薄时,思茅松更新个体年龄差异大,当常绿阔叶树长势好且密度较大时,思茅松更新个体年龄普遍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0.
粉煤灰吸附-Fenton及热再生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洁  张爱丽  周集体 《环境科学》2012,33(7):2419-2426
首先表征了水洗粉煤灰(FA)及酸改性粉煤灰(M-FA)的物理化学特性,采用序批实验研究了FA及M-FA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废水的吸附特性,并对吸附平衡的粉煤灰进行了Fenton氧化再生和热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A和M-FA吸附速率方程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模型,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FA和M-FA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22 mg.g-1和5.98 mg.g-1,M-FA吸附能力优于FA.在pH 2~12的范围内随着pH的提高,M-FA吸附量增大,FA吸附量缓慢减小至pH 8为最低点后明显增大,静电吸附对吸附量的增减起主要作用.当H2O2投加量为78.4mmol.L-1、Fe2+投加量为0.72 mmol.L-1时,FA和M-FA的Fenton氧化法再生率分别为61%和55%.当热再生条件为400℃、2 h时,连续3次的热再生,FA再生率增加,分别为102%、104%和107%,M-FA再生率减小,分别为82%、75%和74%.FA再生率优于M-FA,热再生优于Fenton氧化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