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9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3201篇
安全科学   437篇
废物处理   213篇
环保管理   476篇
综合类   5306篇
基础理论   656篇
污染及防治   1105篇
评价与监测   279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13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江西永修云山易家河地热资源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家河地下热水属于复合型的中低温医疗热矿水(水温43℃~61.3℃).热储形态简单,呈带状分布,埋深浅且规模大.易家河地热区的形成主要与中新生代以来深层构造变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2.
污泥流化床焚烧产物的重金属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旭  郑巍 《环境工程》1999,17(6):51-54
采用小型流化床装置对西湖底泥和四堡污泥进行燃烧实验。用原子吸收法测量污泥及不同温度燃烧产物中Cu、Cr、Cd、Hg等重金属元素,分析金属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53.
中国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的元素、储量、时代、构造和地理等5个方面的分布特征研究入手,分析结果得出中国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以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资源为主,表现出元素丰度高、储量大、时代新、构造条件简单和地理分布面积广的特点,其次是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碱性岩与千枚岩的风化壳也都有稀土矿产出,从而打破了南岭风化壳型稀土矿都是由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传统概念,扩大了稀土资源的找矿方向与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154.
土霉素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土霉素废水处理的国内外进展;分析了我国现有土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收废水中草酸和土霉素,再生化处理的工艺路线。在对工艺路线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后,指出研究高效低耗的土霉素回收工艺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5.
对影响葫芦岛市城区环境质量可吸入颗粒物的各类污染源颗粒物的粒度成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斯托克直径ds(Stoke's Diameter)表示法,利用巴柯离心机对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各类排放源所排放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重量百分比,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6.
建筑垃圾渗滤液实验室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垃圾柱在实验室模拟降雨条件下,对建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pH、TOC、COD、Cl-、SO42-、可溶性Fe、总硬度等指标进行了长达440d的连续监测,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渗滤液可能对填埋场(或堆场)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渗滤液在填埋3a后,除总硬度外,其它指标均可达到地下水及地表水Ⅲ类标准,如注意填埋场的选址,仅需对填埋场初期渗滤液进行处理即可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157.
焦化废水污染特征及其控制过程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针对量大面广、成分复杂、具有典型的有毒/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特征的焦化废水,介绍了不同生产工艺的水质水量、污染物组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基于其特性的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重点分析了以脱氮为目标的A/O、A2/O、A/O2、O/A/O工艺的特点,强调了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高效性;从溶解氧、温度、pH值、营养组成、污泥龄及有毒有害物质调控等方面讨论了焦化废水污染控制过程的影响因素,比较了不同工程工艺的技术特点与经济差异,对一些敏感性指标提出了控制策略,强调了技术创新与政策性补偿有助于解决行业环保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8.
Activity development of key groups of enzymes involved in municipal refuse decomposition was measured in laboratory landfill bioreactors with and without leachate recycling and inoculation for about 210 d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zymes(amylase,protease,cellulase,lipase and pectinase)were present in fresh refuse but at low values and positively affected by leachate recycling and refuse inoculation.The total average of cellulase activity in digesters D3 operated with leachate recycling but no inoculation,D4 and D5 operated with leachate recyling and inocula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digesters D1 and D2 without leachate recycling and inoculation by 88%-127%,117%-162%and 64%-98%.The total average of protease activity was higher in digester D4 than that in digesters D1,D2,D3and D5 by 63%,39%,24%and 24%,respectively,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leachate recycling and inoculation on protease activity of landfilled refuse mainly was at the first two months.The total average of amylase activity was higher in digesters D3,D4 and D5 than that in digesters D1 and D2 by 83%-132%,96%-148%and 81%-129%.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incubation,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inoculation on lipase activity was measured,but refuse moisture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lipase activity of landfilled refuse.The inoculation,initial and continuous inoc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existing in leachate,was the mainly stimulatory factor affecting pectinase activity of landfilled refuse.  相似文献   
159.
采用SBR法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实验考察了溶解氧、曝气时间、污泥负荷与处理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限制性曝气及COD  相似文献   
160.
复合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改进的厌氧处理工艺 ,可有效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 ,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是一种较理想的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为上海合流污水深海排放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本文对该工艺的装置特点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