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鄱阳湖典型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草为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菹草(P.crispus)、小茨藻(Najas minor)、大茨藻(N.marina)、刺苦草(V.spinulosa)和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等。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研究区沉水植物分为6个群落;5月初大部分沉水植物尚处于生长季初期,生物量相对较低,仅菹草的生物量较大;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共存现象明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中水深、总磷和溶解氧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中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水体透明度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深、总磷和总氮对苦草和黑藻的影响显著,水体透明度是马来眼子菜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传统加速度振动试验产生过试验的主要原因;接着介绍机械阻抗特性,给出视在质量、有效质量及剩余质量的定义;然后通过对复杂二自由度方法进行理论推导,给出力限试验条件的制定方法;最后以铝板为例,建立典型力限控制试验方案,提出力限试验方法及试验步骤。从试验结果看,力限控制试验方法是缓解试件过试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Kinetic (batch)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xperiments for some organochlorine insecticides in silt‐water suspensions are described. The effect of possible experimental artifacts on the results is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ilt/water ratio on the linear 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on the “nonextractable”; solute fraction is determined. The sorption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some kinetic models.  相似文献   
14.
Iniencephaly is a rare and lethal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f the neural tube characterized by occipital bone defect, cervical dysraphism, fixed retroflexion of the fetal head and severe lordosis of the cervicothoracic spine. The etiology is unknown. Prenatally diagnosed cases of iniencephaly are rare because careful and early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is necessary. We present three cases of iniencephaly prenatally diagnosed by sonography at 20–22 weeks' gestation in which therapeutic abortion was induced. The sonographic findings were compatible with the postmortem findings. The present cases of iniencephaly were found to carry unusual associated malformations such as two lobes in the right lung and chorangiosis of the placenta. Only hypoplastic lungs have been reported by previous authors. We also studied the 677C→T mutation on the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in the parents in one of the present cases. The mother was found to be heterozygous for the 677CT polymorphism.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采用CFD-DEM耦合算法研究不同入口气体速度下旋风除尘器内颗粒流态、静压、径向速度及轴向速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屑颗粒在离心力和径向曳力的作用下以螺旋颗粒条带靠近除尘器的壁面稳定向下移动,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煤屑颗粒条带变宽,条带与除尘器的第1次接触的拐点上移,螺距减小;除尘器内部压力轴向变化较小,径向变化较大,随着入口气体速度增加,除尘器壁面附近高压区范围和压力也随之增加,除尘器上方和下方的负压区变宽并朝轴向方向延伸;随入口气体速度增加,除尘器内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逐渐增加,煤屑颗粒在除尘器中部聚集较多,煤屑停留时间变长,入口气体速度为15 m/s时,煤屑颗粒在除尘器内停留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天然气输送管道90°弯管的耐磨性能,提出了1种三段弯曲式弯管,通过对弯管弯曲段进行三段式改进来减小弯管中二次流的大小,优化弯管内的流场,改善弯管的冲蚀磨损状况。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三段式弯管模型,并以弯管弯曲段和出口段二次流平均值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在约束条件下凭借COMSOL中的COBYLA优化算法得到了最优管形;用Fluent对优化后的三段式弯管进行冲蚀数值模拟并与一段式弯管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段式90°弯管相比,优化后的三段式弯管流场更加平稳,其弯曲段的二次流强度大幅降低,弯管壁面的冲蚀磨损程度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双管”循环生态节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我国目前城市用水仍采用单一的饮用水标准这一问题以及城市污水生态再利用问题提出了双管分流循环生态节水构想。  相似文献   
18.
“二级分配”方法在天津市水环境容量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合理的水环境容量分配是环境总量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传统分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容量“二级分配”方法,并应用在天津市水环境容量分配工作中。在保证完成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湿法烟气脱硫关键影响因素及新型单塔双循环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元  杨志忠 《环境工程》2016,34(1):69-73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LGWFGD)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液气比、浆液pH值、浆液密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在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的选择时不能同时满足高脱硫效率和高石膏品质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种新型的单塔双循环技术,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浆液循环系统中可以分别调节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使得高脱硫效率和高石膏品质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0.
生物膜对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影响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靖  叶淑君  吴吉春 《环境科学》2011,32(5):1364-1371
为了解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生物堵塞对二维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的影响,采用C190石英砂箱(55 cm×45 cm×1.28 cm)进行室内渗流实验,研究混合菌群KB-1在充足营养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生物膜对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的影响.实验监测了砂箱水溶液中悬浮生物量及颗粒表面附着生物量,利用共焦激光扫描技术观测了颗粒表面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