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设计、加工、测试了一种基于二维材料(MoS2)的小型化、微机电系统(MEMS)皮拉尼气压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有效测量范围10~10^4 Pa,最高灵敏度50Ω/Pa,功耗6×10^-7 W/V,与仿真结果相符。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复杂环境下真空压力测量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周涛  杨瑞昌  赵磊 《环境工程》2005,23(1):33-35
依据热泳基本原理 ,设计了一种新型层流方环形双壁冷却式通道。经过计算 ,该类型通道比一般管通道有着较高的脱除可吸入颗粒物的效率。同时 ,在不同的气流进口温度下 ,利用速度温度充分发展流与速度温度正在发展流的有不同热泳沉积效率工况 ,可以达到较高的沉积效率。通过结构设计 ,可以达到较高的可吸入颗粒物脱除效率 ,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合并两回归线两个方法的比较分析,得出两方法合并相差甚微的结果,因此可以用平均法代替以往的合并方法。该方法具有合并方法所没有的简单易懂的特点,适合于各实验分析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04.
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采用传统两相厌氧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COD去除率达到95%,SS去除率在92%以上,酸化率为60%-80%,气化率在80-90% 酸反应器出水酸化水平高。  相似文献   
105.
杨亚提  张一平 《生态环境》2001,10(3):181-184
供试土壤胶体吸附态Cu的解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0~60min时间段为快速反应阶段,对应于静电吸附态Cu的解吸;60min以后为慢速反应阶段,对应于专性吸附态Cu的解吸.解吸遵循两点位一级反应方程;在3种介质下,两点位解吸速率常数及吸附量大小为k1>k2,C2>C1;各土壤胶体的解吸速率大小次序与表面电荷密度的大小相反.草酸、柠檬酸可以增加吸附态Cu的解吸;在NaNO3介质中,第二点位吸附态Cu量与总吸附量的比值(C2/C0)可作为专性吸附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研究微通道内可吸入颗粒的声波会聚现象,在两相流的框架下,对三出口微通道颗粒分离元件实现了声-流场中的颗粒运动的两相流动计算;计算方法中,首次提出的颗粒方程全导数离散方法,并成功运用于两相流动颗粒轨道的计算;模拟结果表明了超声换能器的长度对颗粒会聚的影响和出口流量对颗粒分离的影响。计算结果为三出口微通道颗粒分离元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气升式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流态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曝气强度对气升式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特性的影响,组合多相流Eulerian—Eulerian模型和液相Standardk-ε湍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气升式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在曝气管布局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模拟计算获得了反应器内x轴截面处不同径向位置的气含率、液速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曝气强度范围内,气含率随着曝气强度增加而增加,越靠近曝气池底部,升流区局部气含率越高,且气含率值波动较大;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曝气孔附近液速增加较明显,但随着气液两相流的上升,液速增加幅度降低;同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液相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8.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有机物去除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气相色谱研究了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工艺段中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酸化反应器内,易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上为100%,产甲烷段反应器内,因易降解化合物在酸化反应器内大部分被去除,剩下的化合物的在该段反应器内去除率偏小,仅为80%。质谱结果证实,进水中的酚类化合物经两级处理后,被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09.
徐新扬  杨扬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860-4870
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构建由地方政府、制造商与物流企业构建的三方随机演化模型,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讨论得到稳态条件,结合数值仿真方法对博弈主体策略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规制成本与上级政府的倒查机制是影响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碳交易价格将促进博弈系统向(积极规制,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理想策略集演化,理想策略集下初始策略选择概率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体演化的速率,即便制造商在博弈初期的绿色生产策略选择概率为0.1,仍能以最快的演化速率向绿色生产稳定策略收敛.联动发展下制造商的绿色生产策略将带动物流企业选择绿色运输策略,物流企业对碳交易价格与碳配额的敏感性要大于制造商,物流企业向绿色运输演化速率与碳配额成负相关,与碳交易价格成正相关.碳交易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地方政府的积极规制行为,但当财政收入系数增加至0.3时可能导致物流企业的策略选择不稳定.伴随着随机干扰强度的升高,制造商保持了最高的稳定性,在情形一、二中的波动幅度分别为0.4667~1与0.5618~1,而物流企业的策略选择波动性最强,在情形一、二中得波动幅度分别为0.3856~1与0.4616~1,且在演化初期长期处在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0.
The conservation of wildlife requires management based on quantitative evidence, and especially for large carnivores, unraveling cause‐specific mortalities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impact on population dynamics is crucial. Acquiring this knowledge is challenging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robust long‐term data sets on endangered populations and, usually, data are collected through diverse sampling strategies. Integrated population models (IPMs) offer a way to integrate data generated through different processes. However, IPMs are female‐based models that cannot account for mate availability, and this feature limits their applicability to monogamous species only. We extended classical IPMs to a two‐sex framework that allows investigation of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quantification of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ates in nonmonogamous species. We illustrated our approach by simultaneously modeling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from a reintroduced, unhunted brown bear (Ursus arctos) population living in an area with a dense human population. In a population mainly driven by adult survival, we estimated that on average 11% of cubs and 61% of adults died from human‐related causes. Although the population is currently not at risk, adult survival and thus population dynamics are driven by anthropogenic mortality. Given the recent increase of human‐bear conflicts in the area, removal of individuals for management purposes and through poaching may increase, reversing the positiv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Our approach can be generalized to other species affected by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nd will be useful to inform conservation decisions for other nonmonogamous species, such as most large carnivores, for which data are scarce and diverse and thus data integration is highly desir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