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741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1145篇
基础理论   174篇
污染及防治   33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RT对MBR污泥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模拟赖氨酸废水为研究体系,考察SRT在10、20和40 d条件下,SMBR中的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和含量、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相对疏水性等污泥性质的变化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RT的延长,混合液中EPS总量呈递减趋势,TBEPS中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呈上升趋势,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相对疏水性增强;膜通量下降速率变大,膜污染加重。污泥性质与膜污染的相关性表明,膜污染与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污泥沉降性能和相对疏水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EPS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着重研究了不同紫外灯光源和照射时间条件下,TiO2光催化(PCO)对微滤去除腐殖酸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并探讨了膜污染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能有效提高微滤对腐殖酸的去除,同时降低膜通量的下降,起到有效控制膜污染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分析表明,TiO2光催化控制膜污染的主要机理在于将腐殖酸降解为易于被TiO2吸附的小分子量物质,吸附腐殖酸降解产物后的TiO2聚合颗粒粒径增大,易于在膜表面形成更为松散的沉积层,并使膜污染从以膜孔堵塞和沉积层污染为主转化为以沉积层污染为主的可逆性污染。  相似文献   
103.
硅藻土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联用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对有机微污染原水中不同性质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采用超滤膜和XAD系列树脂对微污染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级表征,物理分级表明分子量〈4 kD的溶解性有机物占50%以上,化学分级表明原水中以憎水酸(HoA)和亲水物质(HiM)为主。硅藻土助凝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实验结果表明,当PAC投加量30 mg/L,硅藻土投加量0.5 g/L时,溶解性有机碳去除率由22.5%提高到26.3%。  相似文献   
104.
采用Fenton氧化-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BMBR)组合工艺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值为3.0,H2O2投加量为90.0 mmol/L,Fe2+投加量为20.0 mmol/L,反应时间为2.0 h的条件下,Fenton氧化预处理对腈纶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7.0%以上,COD由1 091 mg/L降至560 mg/L,废水的BOD5/COD由0.32升至0.69,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Fenton处理出水与丙烯腈废水等比例混合后,采用SBMBR进行生化处理,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90 min缺氧/150 min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7%、97.2%和47.4%,碳源不足是限制TN去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无外加碳源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117 mg/L和1.7 mg/L,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昌吉州农田地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地膜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适期揭膜、残膜回收、推广新型生物膜等措施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6.
着重研究了不同紫外灯光源和照射时间条件下,TiO_2光催化(PCO)对微滤去除腐殖酸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并探讨了膜污染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iO_2光催化能有效提高微滤对腐殖酸的去除,同时降低膜通量的下降,起到有效控制膜污染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分析表明,TiO_2光催化控制膜污染的主要机理在于将腐殖酸降解为易于被TiO_2吸附的小分子量物质,吸附腐殖酸降解产物后的TiO_2聚合颗粒粒径增大,易于在膜表面形成更为松散的沉积层,并使膜污染从以膜孔堵塞和沉积层污染为主转化为以沉积层污染为主的可逆性污染。  相似文献   
107.
The genotoxicity of chromium chloride was investigated in cells of D7 strai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rvested either from logarithmic or stationary growth phase.

A weak induction of mifotic gene conversion and point reverse mutation was obtained when the incub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phosphate buffer. No genetic effect was observed when the incub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ris‐HCl buffer.

The experiments with 51Cr radiotracer demonstrated that Cr3+ ion enters the yeast cells and binds to DNA even if the incubation mixture was performed with Tris HCl buffer. This behaviour could be due to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CrCl3 that cause some damages to cytoplasmatic membrane.  相似文献   
108.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能有效降解污泥中的胞外生物有机质(EBOM)并回收电能.将MFC与MBR联用,建立了一套能够有效抑制膜污染同时回收电能的新系统——MFC-MBR耦合系统,MBR的剩余污泥经MFC处理后回流.以传统MBR为对照,对耦合系统中污水处理效果、膜污染情况和污泥混合液的性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耦合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没有明显恶化,COD去除率为94%,NH4+-N的去除率为92%.耦合系统能够有效减缓膜污染的发生,清洗周期延长了28%.污泥混合液的MLVSS/MLSS稳定在80% ~ 88%,系统内几乎没有无机颗粒积累.松散结合态胞外聚合物(LB-EPS)降低了48%,使污泥混合液性质得到改善.较低的污泥比阻(2.69×1012m/kg)和标准化毛细吸水时间(1.67 s·L/g MLSS),证明耦合系统污泥混合液脱水性能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9.
Valant J  Drobne D  Novak S 《Chemosphere》2012,87(1):19-2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whether ingested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nano-TiO2) cause cell membrane damage by direct contact or by lipid peroxidation. We assessed lipid peroxidation and digestive gland cell membrane stability of animals fed on food dosed with nano-TiO2. Conventional toxicity measures were completed to determine if cellular effects are propagated to higher levels of biological complexity. An invertebrate model organism (Porcellio scaber, Isopoda, Crustacea) was fed with food containing nanosized TiO2 and the result confirmed that at higher exposure concentrations after 3 d exposure, nano-TiO2 destabilized cell membranes but lipid peroxidation was not detected. Oxidative stress as evidenced by lipid peroxidation was observed at longer exposure durations and high exposure dose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cell membranes are destabilized by 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cell membrane, not solely via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110.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晓莉  何奕  陈欢林 《化工环保》2002,22(2):105-110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膜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新工艺。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种类,特性及其组合工艺。综述了国内外用于有机物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