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256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海洋氮循环是海洋元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同材质类型的微生物所驱动,对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胁迫,有必要厘清微塑料的存在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以提升对当代及未来海洋氮循环的理解。据此,本研究设置不同浓度(0.5%和0.05%)、不同粒径(500目、150目和16目)和不同材质类型(PA、PE、PVC、PP、PS)的微塑料暴露实验,评估微塑料的存在是否对海洋沉积物及周边水体氮转化过程存在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的存在会改变氧化还原环境,继而对微生物所驱动的氮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微塑料的材质类型、浓度和粒径分别会对氮循环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意味着微塑料的不同性质会改变海洋沉积物及周边水体的氮循环过程。微塑料会通过影响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组成和活性进而影响上覆水中氮素分布,对水体氮循环构成挑战。后续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究微塑料影响下上覆水中氮循环的同位素动力学,以提升对氮循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2.
通过静态间歇试验,对紫外光照下水中无机氮的转化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有机物在反应过程中对亚硝氮生成的促进作用,分类比较了不同有机物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氨氮不能转化为亚硝氮,硝氮可以转化为亚硝氮;有机物的投加可以促进亚硝氮的生成;不同有机物对亚硝氮形成的促进作用大小与有机物的还原性有关,还原性愈强,促进作用愈大;有机物促进作用大小的顺序如下:相同碳链醇>醛>酸>酮、官能团愈多促进作用愈大,相同官能团碳链愈长促进作用愈大.  相似文献   
163.
164.
王宁  胡国祥 《环境科技》1992,5(4):36-37
机械加工的设备及部件,往往需要进行切削和钝化处理,而切削和钝化液均含有亚硝酸钠,切削液和钝化液中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2%和5%左右,它们循环使用一段时间便成废液排放。众所周知亚硝酸盐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其排放即污染环境又威胁人类健康。国家规定亚硝酸盐排放标准为25mg/l,而饮用水则要求亚硝酸盐不得检出。人若饮用了含亚硝酸盐0.1%的水,即可引起青紫症而死亡,可见亚硝酸盐危害的严重性。这里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5.
166.
利用不同类型土壤-水系统,加入一定量的KNO_3溶液,进行温度和冻融对脱氮化作用的影响以及亚硝酸盐积累规律的研究,培育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尤其是冻融条件下亚硝酸盐积累,是由于冻融加强有机质的分解及矿化作用所引起。将此结果用来解释克山病环境地球化学病因:急性克山病往往发生在冬春季节,这可能与冻融条件下水体中大量积累亚硝酸盐有关。  相似文献   
167.
游离氨对稳定生物亚硝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稳定亚硝化期亚硝化菌的竞争优势形成以后,它对FA的变化不是非常敏感,游离氨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亚硝化的竞争环境。稳定亚硝化期的两类硝化菌所表现出的反应活性与系统中两类硝化菌在FA抑制环境中竞争所形成的优劣态势关系紧密。将稳定亚硝化期的平均FA浓度维持在7~10mg/L左右是合适的,FA大于15mg/L以后会对亚硝化菌形成抑制。亚硝化系统中即使通过各种途径抑制硝化菌的活性,也不能使其被完全抑制或消除、洗出。当抑制作用减弱或环境条件适宜时硝化菌很快就能恢复活性,杆状絮体是良好亚硝化现象的特征污泥相。  相似文献   
168.
The principal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o realize stable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Validation of the new method was established on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 applying th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to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low C/N ratio.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hloride(NaCI) to influent was established to achieve nitrite build-up. The high nitrite accumulation, depending on the salinity in influent and the application duration of salt, was obtained in SBRs treating saline wastewater. The maintenanc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l-time SBRs can maintain stable nitrite accumulation, but conversion from shorter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to ful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was observed after some operation cycles in the other SBR with fixed-time control.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valuable to offer a solution to realize and to maintain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9.
土壤样品中亚硝酸盐氮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氮(NO2^--N)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其性质不稳定。它是一种公认的致癌性污染物,亚硝酸盐可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危害人畜的生命健康。该研究在ISO/TS14256—1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土壤质量亚硝酸盐氮测定方法。方法适用于土壤中亚硝酸盐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可靠。校准曲线方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方法检出限较低,灵敏性好。  相似文献   
170.
几种生物脱氮新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经发现了2种微生物脱氮新途径:一是根据好氧氨氧化菌具有反硝化能力,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反硝化脱氮;二是在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盐与氨离子一起厌氧氨氧化,并且发现了厌氧氨氧化菌与好氧氨氧化菌或甲烷菌能协同耦合在一种有利的微生态环境中.基于以上新途径提出了几种生物脱氮新工艺,包括了:SHARON、ANAMMOX、SHARON-ANAMMOX、CANON、OLAND、NOX工艺、需氧反氨化工艺(Aerobic deammonification)、甲烷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