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湖北省富水水库消涨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集约利用的难点.根据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将水库消涨区划分为常年利用带、短期利用带和汛期利用带,估算了各带的可利用面积,探讨了各带的主要利用方向,提出了水库消涨区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和发展两栖林业的新概念,并针对消涨区特点,阐述了集约利用和开发实践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92.
金秋时节,地处鄂西北地区的汉江明珠丹江口水利枢纽传来喜讯,2002年1至10月份,丹江口枢纽已拦蓄汉江水量185亿立方米。至此,丹江口枢纽初期工程自1973年9月建成以来,至今已累计拦蓄、削峰流量大于1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2次,削峰率50%以上41次,保障了汉江中下游23个县市128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仅防洪效益一项,按1999年价格水  相似文献   
93.
三峡库区顺坡向缓倾角滑坡灾害频发,万州塘角1号滑坡具有该种滑坡的典型特征。在对该滑坡详细调查研究、GPS观测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钻探工程,探井开挖及大型现场剪切试验对该滑坡的滑带特征及力学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表现为持续蠕滑,前缘比中部和后缘变形要大,其方向为NNW向,滑带埋深在10~21m,滑面呈波状起伏。探井揭露滑体中碎块石排布具有定向性和分段性特点,该滑坡存在多层次级滑动,认为在5.0~8.0m范围内存在一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差的次级滑动带,受主滑带控制。滑坡各区的力学强度表现为不均一性,在滑坡前缘滑带土剪切强度比中部大,这主要是因为在中部地下水相比前缘要丰富,加上滑带土主要为粘土矿物,遇水膨胀软化致使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4.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炜  李璐  吴宜进  吏志华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879-1889
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了丹江口库区1990-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评价了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库区土地利用格局承受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巨大压力,1990-2007年间,除水田和旱地减少外,其他用地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长。②18 a间,库区生态环境整体状况有所好转,脆弱性综合指数从5.96降至5.56。林地基本处于微度脆弱性状态,灌丛、园地、草地属于轻度和中度脆弱状态,水田、旱地和未利用地多属于中度和重度脆弱状态。③不同利用类型的脆弱性综合指数顺序基本保持为:城镇>农村居民地>未利用地>旱地>园地>草地>水田>灌丛>林地,林灌措施是库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首选,同时应加强城镇与农村居民地以及农田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5.
澜沧江梯级水电站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1—12月对澜沧江下游的漫湾和大朝山水电站库区的水环境监测结果,应用浮游植物指示法、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评价、经验TLI法评价、藻类现存量指标法对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水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库区水体中,营养盐指标总体处在一种高含量水平,大朝山和漫湾库区水体总氮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345~1.880mg/L和0.340~1.743mg/L,总磷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019~0.139mg/L和0.015~0.111mg/L。TLI综合指数评价表明两库区水体处于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96.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丹江口水库水位上涨形成了大量新生消落带,消落带生态环境变化对水库水质具有较大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基于此,以丹江口水库新生消落带为研究区域,选取库周从未经历淹没的区域作为对照,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以样地类型(新生消落带和对照区)为主处理,以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农田和草地)为副处理,研究了土壤酶(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新生消落带土壤中w(TN)、w(NO3--N)和w(OM)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 < 0.05),而农田、草地的w(NH4+-N)与林地的w(TP)显著高于对照区(P < 0.05).②与对照区相比,新生消落带农田和草地的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降低,其中,农田和草地脲酶活性分别降低了79%和54%,而林地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显著增加,林地脲酶活性升高了133%,林地碱性磷酸酶与转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新生消落带农田土壤含水量、w(NH4+-N)的升高及w(TN)、w(TP)、w(OM)的降低是导致酶活性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新生消落带林地土壤pH、w(TP)、w(TN)对酶活性的增加有主要影响,新生消落带草地土壤含水量、w(NH4+-N)、w(TN)、w(TP)、w(OM)对酶活性的降低有主要影响.研究显示,消落带林地在淹没期间能够吸附固定土壤及水体中的氮磷,水落后土壤酶活性的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减少氮磷对库区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97.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区县(自治县)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方面选用20个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作出分类评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都市带动区、四川盆地边缘区、库区中部地区、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三峡库区前沿区.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宝珠寺水库库区塌岸情况的现场调查及其典型塌岸区的工程地质测绘,查明了其塌岸主要发生在第四系残坡积及古滑坡堆积体库岸的规律;建立了库区塌岸的3种主要模式:冲刷塌岸型,蠕动-张裂变形,牵引式滑移-拉裂错落;重点剖析了各模式典型塌岸段的形成发展过程及机制,计算分析出不同水位下的典型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统计得出冲刷塌岸后各类岸坡的水上稳定坡角、水下磨蚀坡角;最后,阐明了水库岸坡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是塌岸发生的内因,而水库水位消落时岩体中排水不畅所形成的滞后的动水压力,是使滑坡及土体发生蠕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99.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是国务院决策的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宏伟工程。这项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让缺水地区人民喝上优质、洁净的丹江水。农业面源的污染与水质保护和环境保护关系十分密切。按照国家提出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总体方针,必须加大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杜绝水质污染,确保京津冀地区饮用上放心水。笔者对南阳市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7条治理对策,旨在对综合治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0.
研究江西大余县荡坪国有钨矿尾砂库区自然植物组成分布及其重金属富集特征,旨在为今后矿区植被重建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库区共出现了20种植物,隶属15科20属,其中草本植物14种,木本植物6种;这些植物明显生长不良,且主要分布在库区湿润或有水出现的沙土地区。尾砂库区中,不同重金属含量在同一植物体内大小趋势为Zn>Pb>Cu>Cd。库区没有发现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大部分为Cu、Pb、Zn、Cd的耐性植物。荡坪尾砂库区土壤Cd污染严重,木贼与蜈蚣草为Cd的避性植物,可用于库区Cd污染土壤的植被重建先锋物种;土荆芥与香附子为Cd的积累植物,可以用于库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其它植物为Cd的排斥植物,可用于库区Cd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