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通过检测2013年冬季采暖期与2014年夏季非采暖期乌鲁木齐市不同等级交通沿线大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污染程度,探讨乌鲁木齐市交通沿线大气中TVOC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居民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依据。采用PhoC heck+5000Ex挥发性有机气体检测仪。结果表明:采暖期大气中TVOC的质量浓度为0.048~1.161 mg/m3;非采暖期大气中TVOC的质量浓度为0.0883~0.4601 mg/m3,乌市大气中TVOC的污染较轻。采暖期大气中TVOC的浓度高于非采暖期。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从乌鲁木齐的缺水现状入手,提出了在城市中运用水窖集水的设想,并运用水文学、地质学、环境经济学的观点证明,在乌鲁木齐发展水窖工程是适宜的.同时采用贴现率法预测,物业公司每投资一口水窖可获利1*!520元,产生效益是其投入的2.6倍,4.8年即可回收其全部成本.  相似文献   
133.
应用被动采样法对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BTEX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来源和污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苯平均浓度为22.487μg/m3,甲苯平均浓度为8.188μg/m3,乙苯平均浓度为8.336μg/m3,二甲苯平均浓度为17.597μg/m3,BTEX平均浓度为56.465μg/m3,污染整体水平较高。BTEX的浓度排序为:苯>二甲苯>乙苯>甲苯。其中苯和二甲苯占总量的70.81%,为本地区BTEX中的主要组分。各采样点苯与甲苯比值为1.21~4.60,表明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BTEX的主要来源为煤炭燃烧。监测数据客观体现了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BTEX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34.
乌鲁木齐市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  朱建雯  钱翌 《环境工程》2015,33(5):90-94
选择乌鲁木齐市125条道路调研测试得来的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在用机动车的行驶分布的规律、污染物的排放特点和机动车道路的行驶特点。然后使用COPERT本地化模型计算CO、NMVOC、NOx和PM的排放因子,并计算了2012年CO、NMVOC、NOx和PM的排放量。通过估算得到2012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CO、NMVOC、NOx和PM的排放量分别为94 087,17 886,25 079,1 489 t。柴油机动车对NOx、PM的排放分担比率较大,而柴油机动车的保有量的贡献比率偏低;柴油汽车的CO、NMVOC的保有量的贡献比率跟它的排放分担率相比,贡献率要大;占保有量22.3%的国Ⅰ、国Ⅰ前标准的机动车辆对机动车CO、NMVOC、NOx、PM的排放分担比率分别为50.5%、41.0%、51.5%和55.0%;占保有量64.3%的国Ⅲ、和国Ⅳ车辆对CO、NMVOC、NOx和PM的贡献率分别为35.2%、42.7%、35.6%和33.9%。  相似文献   
135.
2007年5月至7月在乌鲁木齐北郊选择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采集0-5、5-10、10-15 cm 3个深度土层的大中型土壤动物研究乌鲁木齐北郊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共获得大中型土壤动物1 543个,隶属于3门9纲18目,其中昆虫纲、腹足纲、弹尾纲和蛛形纲为优势类群,占全捕量的80.04%;软甲纲和双尾纲为常见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6.28%;倍足纲属罕见类,仅占土壤动物总数的1.04%.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差异,自然林物种多样性最大,农田最小,这与自然林土壤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含量高、农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有关.大中型土壤动物在土壤中具有垂直分布特征,显示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6.
乌鲁木齐空气颗粒物中PAHs碳同位素组成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乌鲁木齐城区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解析了PAHs的来源.气相色谱/燃烧系统/同位素质谱分析表明,该市空气颗粒物中PAHs化合物的δ13C值为-23.5‰~-31.3‰,随着分子量的增大,PAHs化合物中13C含量降低.利用同位素质量平衡二元模型,计算了燃煤污染源与机动车排气对城区苯并(a)芘、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的贡献,前者分别为72%、97%和95%,后者分别为28%、3%和5%.苯并(a)芘、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8%,29.1%和25.1%,占PAHs总量的57%,计算的三者的燃煤污染源总贡献量为78.6%,与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84%的PAHs源于燃煤)相近.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方法体系,对2016―2021年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呈现波动式向好发展的趋势,且2021年是6年以来最好的一年;风力侵蚀最高强度的逐渐减弱,以及废气污染物SO2、NOx排放量的大幅下降,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变好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8.
根据乌鲁木齐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规划建设现状,研究与构建乌鲁木齐城市生态框架,整治城市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健全气流通道,协调水利,并通过绿色通道及“绿楔”、“绿脉”形成通畅的气流,恢复城市外部范围生物的正常输入和市中心区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使城市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把乌鲁木齐市建成空气清新、景观秀丽、环境宜人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39.
乌鲁木齐南部冬季空气中气相多环芳烃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择乌鲁木齐南部大气作为研究对象,利用TSP串PUF大流量采样器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采集气相多环芳烃,并对气相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气相多环芳烃中二环和三环的质量分别占总量的56%和43%;通过特征分子含量比值法对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部冬季大气气相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毒性当量因子法分析表明,大气气相中90%样品的多环芳烃总毒性当量(Ba Peq)浓度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限值(1 ng/m3)。  相似文献   
140.
基于乌鲁木齐近6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和线性回归检验对气候变量序列进行了趋势和极值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表现出增加趋势且以秋冬季的增温幅度最大。气温日较差在所有时间步长内都是缩小的,其主要原因是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比最高气温大,降水量总体上增加,季节降水中以冬季增加最为明显。从气候极值变化方面看,与异常偏冷相关的极端事件如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冷日持续指数显著减少减弱;与异常偏暖相关的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则明显增多增强;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增加明显,持续干旱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