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安全科学   1101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578篇
综合类   2377篇
基础理论   281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126篇
社会与环境   335篇
灾害及防治   42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第一个LCAsm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期(Jensen et al.1998;Udo de haes 2002)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它的一个详细方法才开始由环境毒物学和化学学会(SET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前者负责方法的开发而后者关注它通过14040系列标准进行标准化。涉及LCA和相关项目的ISO标准目录,见附件2。1995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加入了他们的努力.全球普及LCA计划并且大量的私有公司已经开始开发LCA软件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992.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以桑沟湾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内涵.以桑沟湾为例,对该生态系统的渔业生产、气体调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滨海旅游、文化价值等服务功能的价值以2004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2004年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0.51×108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渔业生产)6.86×108元,占总服务价值的65.29%,表征桑沟湾是一个典型的养殖型海湾.这与人们对于桑沟湾的一般认识是一致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桑沟湾生态系统的其他服务价值总和为3.65×108元,该数值占总服务价值的34.71%.作者认为,本文所得结果是桑沟湾也已实现了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对桑沟湾生态服务价值的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993.
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环境前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的五个重要基地的自然环境状态、网箱分布情况、风浪流基本情况、海水理化因子指标等进行了连续4 a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5个主要深水网箱养殖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海区有天然的屏障物,可避大风浪,海水水质除营养盐外均属于一类或二类水质标准,底质基本符合沉积物一类标准,养殖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此外海区环境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前期,深水网箱养殖使得海区环境的营养盐提高了4.3倍,2005年后,增加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趋于平稳.因此,深水网箱养殖需要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合理布局,科学养殖等措施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1合理用能评估的目的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如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支撑不住。环境将容纳不下,社会将承受不起,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海上溢油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国外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和计算机模型法,国内方法主要有“塔斯曼海”轮索赔案中的环境与生态损害评估法,影子工程法等,并对“塔斯曼海”轮的损害评估方法进行了着重研究。在对溢油损害评估模型和方法进行的展望中提出:重视海洋溢油的基础数据记录以及模型中参数的科学选取、建立适应于不同海域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体系、积极发展三维海洋溢油动力模型、及时修订完善评估模型,还对溢油损害评估的法律建设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96.
规划评估是确保区域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实施结果评估是区域规划实施评估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环,对区域规划的有效推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相关研究却极为不足。从区域规划的特征对结果评估的影响出发,试图以完成规划战略意图作为实施结果评估标准为切入点,以《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为例,构建区域规划实施结果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规划在引导产业定位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减小了区域内部差异,总体实施结果良好。但在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方面却作用较弱,较弱的规划协调利益冲突能力以及实施保障机制是影响规划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最后,分析了结果评估的局限性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快速扩展使农用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从经济机制上防止土地过度非农化尤为重要.该文对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过程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建立了价值损失估算方法,并以江汉平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土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无法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非农化规模偏大;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巨大,1987-2010年江汉平原因此累计损失73 692.11万元,人均承担49.25元;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损失强度有所差异,每公顷的自然保留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分别为2.459 8万元/a,2.036 7万元/a,1.262 9万元/a,0.524 1万元/a,0.354 8万元/a.文章认为,发展与保护始终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必然要面对的难题,土地非农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一个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减少和消亡的过程.土地非农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损失巨大,可能会导致总效益净减.土地过度非农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市场体系仅部分考虑了土地的经济、社会功能,而几乎完全没有考虑其生态价值导致的.作为一类负外部性,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遏制,快速增长的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将使农地保护面临巨大威胁,这需要将生态价值纳入土地价值体系,计入征地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行土地价格体系的合理性,防止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减少生态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998.
朱媛媛  刘冰  桂海林  李健军  汪巍 《环境科学》2022,43(8):3966-3976
基于生态环境监测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2016~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臭氧(O3)浓度特征,讨论了O3污染高发月份日最高温度(Tmax)、日均地面气压(p)、日均地面相对湿度(RH)和日均地面风速(v)等气象要素对O3-8h浓度和O3-8h超标情况的影响规律,并采用AQI级别预报准确率、O3浓度范围预报准确率和O3级别预报准确率等方法,评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O3统计预报效果.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京津冀13城市ρ(O3-8h-90per)分别为157.4、177.2、177.3、190.6和175.6μg·m-3,区域臭氧浓度5a上升了11.6%,2016~2019年期间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环比下降;2020年与2016年相比,除北京、张家口和承德略有下降外,其他10个城市ρ(O3-8h-90per)上升了6~45.5μg·m-3.O3-8h月均值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现象,ρ(O3-8h)在4~9月的月均值超过了100 μg·m-3,在6月最高,为158.10 μg·m-3.城市O3-8h超标率范围为8.6%~19.2%,97.8%的O3-8h超标情况发生在4~9月.区域尺度上O3-8h浓度与日最高温度相关性最强,当Tmax在25~28℃区间时,所有城市开始出现O3-8h超标.O3-8h浓度与日均地面气压呈负相关关系;当RH在60%以下时,大部分城市O3-8h浓度随相对湿度上升缓慢增长;当RH在61%~70%以上时,大部分城市O3-8h浓度随日均相对湿度上升而下降.O3-8h超标时的地面主导风向主要为偏南风,大部城市O3-8h浓度高值易集中出现在2~3m·s-1及以下低风速区间.OPAQ统计模式提前1~9 d预报相关系数范围为0.72~0.86,AQI级别预报平均准确率为67%~86%,O3-8h浓度范围预报平均准确率为63%~84%.在O3-8h超标情况多发的4~9月,模式对O3轻度污染和O3-8h超标情况提前3 d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9%和66%,可为O3-8h超标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沉积物中氮磷释放到湖水中会加剧湖泊的富营养化,危害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微生物在氮磷转换中不可或缺,准确分析沉积物中氮磷分布特征和来源以及与微生物的关系是湖泊富营养化管控的重要前提.以太湖为研究区,采集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并分析了粒度、pH、有机质(OM)、溶解性有机碳(DOC)、全磷(TP)、全氮(T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等指标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利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以平板计数法测定好氧细菌(AB)数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了太湖沉积物和AB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太湖表层沉积物指标平均值如下:AB为9.25×104 CFU ·g-1,平均粒径(MZ)为17.59 μm,pH为7.62,ω(OM)为15.05g ·kg-1,ω(DOC)为71.60mg ·kg-1,ω(TP)为598.13mg ·kg-1,ω(TN)为1113.92 mg ·kg-1,ω(NO3--N)为3.22mg ·kg-1,ω(DON)为22.60mg ·kg-1.综合污染指数(FF)显示太湖中的点位13%为中度污染,87%为重度污染.TN除在湖心区、南部湖区和东太湖西部的部分湖区为轻度污染外,其余区域为中重度污染.除竺山湾为重度污染外,太湖中TP整体上为轻中度污染.有机污染指数(OI)表明,太湖沉积物有机污染较轻,主要与有机氮(ON)污染有关.太湖中DOC、DON、TN和OM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影响,TP和AB主要来源于河流外源输入的影响.研究将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进一步研究AB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污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策划人语: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奉亚当·斯密为圭臬,自由贸易早已成了一个"国际准则"。然而,现实中的自由贸易从来都是加定语的,各种形式的重商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在不断改头换面地重现。中国"入世"十周年,其间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计其数,绿色贸易壁垒即是其中之一种。所谓绿色贸易,并非单指绿色商品领域的贸易,更是对自由贸易的绿色限定。它对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采取各种限制性进口措施,这些标准和措施现在已经发展为"绿色贸易壁垒"。但在生态主义已成为一种普世价值的今天,这种对自由贸易的限定却显得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