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568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酸菜情     
王一迪  王延东 《绿叶》2015,(Z1):131-136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把菜供。"一到冬季,每当读到宋代范成大这首赞美晚菘的诗,就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家中墙角旁边腌的那一缸酸菜。菘者,大白菜也,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说明我国在六七千年前就有种植,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大量栽培。《诗经》中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诗句,说的就是大白菜。三国时期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是"最为常食"的大众蔬菜,如南朝的《齐书》就有"晔留王俭设食,盘中菘菜而已"的记述;唐代  相似文献   
982.
雪女 《绿色视野》2014,(5):64-66
正到祁门县与到安徽其他地方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当地人用来招待你的不是清香淡雅的绿茶,而是香高色艳的红茶。对于品茶,我不是行家里手,但饮用红茶和绿茶的感觉还是迥然不同的。如果说绿茶有高山流水般的东方远古清韵,那么,红茶则有浪漫典雅的西方  相似文献   
983.
今年上半年我国通胀水平持续增高,给安防行业产品制造企业带来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等方面的大幅度增加,也给安防行业的工程商、服务商带来了人工成本的增加。如何应对这场由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本文中,笔者将从企业经营的各重要环节加以阐述,提出企业应当采取的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84.
岷江干旱河谷甜樱桃发展优势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特有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宜发展优质特色水果.甜樱桃作为该区域新兴特色水果之一,近5年来发展面积已超过了400hm2.甜樱桃的引种和规模化栽培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发展优质、高产甜樱桃具有独特的优势.总结了岷江干旱河谷栽培甜樱桃的成熟技术和管理措施,探讨了发展甜樱桃的巨大潜力,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汶川地震灾害农业产业的恢复重建和结构调整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5.
针对衡阳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稳定市场供应,正确认识衡阳蔬菜产业优势,使蔬菜产业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更利于服务三农、丰富蔬菜市场,提出了发展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986.
以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由乔木林、灌木林和灌草丛等不同退化程度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C、N、P全量及有效态质量分数,分析各优势物种根际土壤的养分变化。结果表明:3个生态系统中不同优势物种根际各类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变化较大,其中,土壤C、N、P养分为乔木林中园果化香根际土壤质量分数最高,白枥根际养分质量分数最低。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为乔木林中最低,其平均水平不超过10 mg·kg-1。土壤磷素的供给能力为乔木林的园果化香和刺秋相对较强,其中园果化香中达到1.5%。而且优势树种间根际土壤有效态养分质量分数的差异明显高于全量养分,说明喀斯特地区根际土壤养分差异性主要受植被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效态养分较全量养分对植被群落演替的响应更为灵敏,而且根际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和形态的变化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进一步说明喀斯特地区植被类型的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87.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喀斯特山地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22个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所组成的231个种对中,χ2检验中有100个种对为正联结,110个种对为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14个种对为正相关,117个种对为负相关,正、负联结或相关的种对数相近。正联结或正相关的种对主要体现了种间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学特性,而负联结或负相关关系则主要由于对生境的不同偏好或相异的生物学特性所致。喀斯特山地高度的生境异质性促使优势种间的生态位相互分化,对生境的偏好趋异,负联结或负相关的种对趋于增加,因而喀斯特山地高度的生境异质性对植物种间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喀斯特地区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变革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这些变化促使企业朝着管理扁平化、反应快速化以及经营灵活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些变化同样也促使人力资本日益替代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89.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常规手段,要实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防止“四种效应”。  相似文献   
990.
淀山湖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9年5~10月淀山湖浮游植物数量和种类的观测结果,对水华高发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点及优势种交替过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这一时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和绿藻组成,蓝藻在密度上、绿藻在种类上占优势.水平分布上,西部和西南部的蓝藻密度值和种类数较高.总密度最高峰出现在9月,其值为23.40×107cells.L-1,其中蓝藻数量占90.3%,各样点间总密度差异显著(ANOVA,P<0.05).优势种在调查期间存在明显的交替现象,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类逐步成为优势种并形成水华.水温与pH是影响水华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微囊藻受风向影响容易向下风向水域聚集形成水华.淀山湖中部和西部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差,水华暴发时,全湖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