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779篇
安全科学   242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1516篇
基础理论   333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20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采用光谱学技术分析邻苯二甲酸酯与DNA互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增塑剂被广泛使用,易渗透到环境中产生环境毒性,多种PAEs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和中国环境监测中心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其生态毒理学机制被广泛关注。本试验以小牛胸腺DNA(ct DNA)为供试材料,旨在通过光谱学技术探究PAEs与DNA的相互作用机制。在紫外可见光谱试验中,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DNA紫外光谱出现增色效应,证明DNA的部分碱基对被PAEs破坏,且PAEs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结合。荧光光谱试验中,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EBct DNA体系荧光强度逐渐降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最大荧光抑制率分别为55%、50%和36%;KI荧光猝灭试验中,在加入DNA之后KI对DMP、DEP和DBP的荧光猝灭常数Ksv分别从7.992(R2=0.9970)、10.270(R2=0.9960)和13.52(R2=0.9806)降低到6.721(R2=0.9963)、7.047(R2=0.9599)和11.03(R2=0.9803),荧光猝灭常数均降低,实验结果证明PAEs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结合。盐离子试验中,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PAEsct DNA的荧光强度没有发生变化。试验结果排除了PAEs与DNA分子之间沟槽作用的可能,确定了其结合方式为嵌插作用,随着PAEs侧链的逐渐增长,嵌插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62.
邓超  张辉  屠彬彬  潘孙强  陈怡 《化工环保》2017,37(1):121-126
以3-巯基丙酸(3-MPA)为修饰剂合成了水溶性CdSe量子点,优化了合成条件,并以其为荧光探针建立了水样中Pb2+和Hg2+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n(Se)∶n(Cd2+)为1∶6、n(Se)∶n(NaBH4)为1∶3、n(Cd2+)∶n(3-MPA)为1∶6、反应pH为11、回流温度为100 ℃、回流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量子点荧光性能较优;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与Pb2+或Hg2+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10 mg/L和0.001~1 mg/L,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L和0.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和1.29%,可应用于实际水样中Pb2+和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3.
本文以测定299nm酚的荧光(激发波长为269nm)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适于测定河水和工业废水中挥发性酚的流动注射荧光分析方法。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和灵敏的特点。当酚含量在0—100ppb时,荧光峰高与酚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的采样频率为120h-1,检测限为0.7ppb。并将该法与4-AAP萃取比色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64.
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定性分析。单个颗粒物分析和多个颗粒物复合分析的结果,为污染源识别和相对重要性的估计提供了重要信息: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钙和其他硫酸盐类的二次颗粒物、有机物质颗粒物、天然海盐、工业钡盐与其他类型的工业排放。   相似文献   
965.
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工作原理,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接着,对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包括快速响应、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不同仪器的融合应用。随后,探讨了常用便携式仪器在事件溯源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便携式光谱仪和无人机搭载检测仪器。最后,提供了提高便携式仪器溯源效果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技术指南和应用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和装备配备,以及建立仪器共享和调配机制。  相似文献   
966.
解毒铬渣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扫描电镜、比表面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铬渣及解毒铬渣的表面形貌、比表面及物相组成。在模拟环境条件下对解毒铬渣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解毒铬渣在环境条件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67.
餐饮业油烟气中醛类化合物的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餐饮业油烟气中醛类化合物的荧光测定方法。通过试验选择丙醇作为油烟气中醛类化合物的吸收剂。研究了Hantzsch反应在测定油烟气中醛类化合物时的反应条件。样品与荧光试剂等体积混合,在pH6.0的体系中,57℃下反应15min。  相似文献   
968.
传统影像分类方法多利用影像端元光谱进行地物分类,影像的空间结构信息被忽视,本研究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思想以提高红树林遥感分类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端元类型选择、像元提纯等混合像元分解手段及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的改进光谱角影像分类方法,并以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GF-1号遥感影像数据,在光谱特征分析和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精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光谱角分类方法对GF-1影像分类效果较好,既兼顾地类光谱组成较复杂时的特殊性,又有效避免结果的破碎化现象,且总体精度达到95%(KAPPA系数0.944),证明了其在红树林遥感影像分类及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潜力,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业务化遥感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9.
本文基于Fe(Ⅲ)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OP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提出一种测定微量铁(Ⅲ)的新荧光方法,在pH3848的缓冲介质范围内和OP存在下,Fe(Ⅲ)与DBHPF形成1∶3的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365nm和560nm。铁(Ⅲ)量在016~180μg/L范围内与△F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6μg/L,方法用于地面水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0.
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全球碳循环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光谱特征能快速识别DOM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特征。研究针对几种原料(苹果枝、橘子枝、花生壳、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在同一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释放的DOM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类生物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生物炭;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5种生物炭DOM的芳香性组分含量均较少,腐殖化程度较低,亲水性组分占主导;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秸秆类生物炭DOM的荧光组分物质含量高于木质类和壳类,且各荧光组分含量占比中可溶性微生物降解产物和类胡敏酸比例最高;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表明,5种生物炭DOM光谱特征相似,含有丰富的有机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等)或半醌自由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