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4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71.
周涛 《安全与健康》2006,(12):41-41
前不久在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试验基地里,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纵火表演":用300千瓦热量的标准点火源点燃一间餐厅包厢墙壁的软包装修材料,产生的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巨大热量使餐桌上的玻璃转盘炸裂,但餐厅墙壁的软包装修材料--蜜胺泡沫塑料基本未燃.这一幕是公安部为明年推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所做的应用阻燃制品大型公共场所实景火灾试验.而试验产品正是中原大化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蜜胺泡沫塑料(即三聚氰胺泡沫).  相似文献   
172.
城市公共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城市公共场所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紧急状态时常发生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笔者首先提出拥挤踩踏事故分析的一般方法,并用群集指数来表征人群高度聚集这一参量;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分析,认为该类事故以人群高度聚集为条件,由公众造成又危害公众,具有诱因众多、发生突然、难以控制等特点;强调事故预防和控制重点是建立事故应急机制,加强人群的管理和疏导等;同时从公共场所的性能优化设计、人群素质和群集密度、人群管理控制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分析其事故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对预防此类事故发生,减少群集伤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3.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在山洪中蒙难,造成了死亡人数117人,极其令人痛心的是死者包括105名学生.而如此悲剧竟发生在200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之中,这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和联想,我们究竟是怎么抓安全?虽然表面上从媒体中传来的企业事故灾难不那么频发了,但由自然加人为的灾难却接踵而来,而且它们愈来愈集中在中小学校园这些公共场所中,所以开展以校园安全为中心的城乡"安全生活"建设十分迫切.就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几点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4.
技术进步是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上半年,我国由于对“非典”病毒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造成在医院和一些公共场所交叉感染,爆发了“非典”疫情,涉及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波及266个县和市(区)。短时间内医用防护服和防护口罩供应紧张,普通纱布口罩尽管防护效果很差,也很难买到。不到一个月,人们的个体防护意识不断攀升。尽管天气已经变热,人们到医院或公共场所时总要带上防护口  相似文献   
175.
王铭珍 《安全》2003,24(1):28-28
不久前,北京一家旅游饭店发生火灾。有两位来京旅游的客人不幸在火灾中丧生。火起于夜间,这两位客人当时已经入睡。他们没有听到火警广播,没有来得及逃生而被夺去生命的,假如在火灾初起阶段能收听到饭店方面的火灾应急广播,及时逃生避难就不致于死于异乡。  相似文献   
176.
任文堂 《安全》2003,24(6):4-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高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不断增加,所引起的重大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泄露等事故频频发生,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涉及的主要范围包括以文娱和体育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77.
178.
文章通过对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的概率因素和后果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火灾风险评价的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同类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之间的比较,为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风险管理提供了量化的依据,也为公共聚集场所的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尝试。  相似文献   
179.
沈阳市室内公共场所苯并[a]芘污染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沈阳市大型商场、超市、候车室、家具城等典型公共场所18处共66个采样点进行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BaP)的监测和来源分析,发现大型商场室内空气中无BaP污染,而大型超市、家具城、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室内空气BaP超标较严重;通过SPSS13.0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场所之间的污染不具有明显的同源性,有其各自特殊污染源;室内BaP主要来源于现场烹饪、吸烟、书籍印刷等原因,此外还受到采样时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江苏劳动保护》2008,(12):39-39
公共场所大都是空间有限、而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场所、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的轮船等。置身于拥挤的场所中,往往隐藏着危险,人群的情绪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为避免受到伤害,应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