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5篇
综合类   709篇
基础理论   202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01.
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保护环境、确保供水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的研究进程分析,以HJ/T 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实例研究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进行解析,深入了解污水灌溉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实现污水灌溉农田土壤的污染预警和科学合理利用.在太原污灌农田共采集110个土壤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变化的影响,选取玉米地、玉米地转变为姜地、稻田和稻田转变为姜地4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稳定性及SOC、TN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①玉米地转变为姜地后,>0.25 mm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21.48%(p<0.01),>0.25 mm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DR0.25)显著降低53.39%;稻田转变为姜地后,大团聚体差异不显著,<0.053 mm粒级的粉黏团聚体增加8.93%(p<0.01);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团聚体组成和 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②玉米地转变为姜地后,0.25~1 mm粒级团聚体中SOC、TN含量分别减少52.68%、50.98%,粉黏团聚体(<0.053 mm)中SOC和TN含量增加约2倍(p<0.01);稻田转变为姜地后,>0.25 mm的大团聚体和0.053~0.25 mm的微团聚体中的SOC、TN含量均减少(p<0.05),其中,大团聚体碳氮比与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存在相关关系(p<0.05);③所有处理均为大团聚体SOC、TN贡献率最高,转变后的姜地较玉米地、稻田的土壤粉黏团聚体的SOC、TN贡献率显著增加,尤其是较玉米地的粉黏团聚体SOC、TN贡献率增加3倍(p<0.01);④平均质量 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形维数(D)与MWD及1~2 mm粒级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DR0.25与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上,玉米地和稻田两种用地转变为姜地后,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团聚体稳定性变化虽不显著,但大团聚体中SOC、TN含量降低,粉黏团聚体中SOC、TN含量增加.本研究的开展对农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自1961年8月15日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通车后,我国对既有铁路的改造(电气化)即拉开序幕,1984年起我国开始重视饮用水源地的相关环境保护工作,并将部分既有铁路划入水源地保护区内,此后在既有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就发生时有发生与水源保护地现有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况.文章主要通过国内部分铁路在实施电气化...  相似文献   
105.
刘欣宇  卢江  孟璇  刘铮  宋鹏  李季  田光明 《环境科学》2023,44(8):4647-4654
收集整理1992年1月至2022年5月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文献,提取并整合了其中农田土壤有机碳的资料.采用归一化处理和变化速率的分析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长江经济带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并比较3种耕作模式及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差异,判断分析试验持续年限长短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我国长江经济带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无机氮肥磷肥配施(NP)、无机氮磷钾肥配施(NPK)、单独施用有机肥(O)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处理均能增加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其中以NPKO处理为最大,而单独施用无机氮肥(N)则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旱田、水田和水旱轮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22、 0.24和0.16g·(kg·a)-1,3种耕作模式在土壤固碳效果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O和NPKO处理下所带来的有机碳相对快速增加效应在旱田土壤中的持续年限最高不超过28 a,而在水田及水旱轮作土壤中依然可以持续到28 a以上.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速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平均有机...  相似文献   
106.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对分析是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其联系度概念具有鲜明的辨证性、完整性,使其成为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拟引入集对分析理论,以江汉平原后湖农场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子指数法和集对分析法对其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9种单要素污染程度依次为Cd>Zn>As>Cu>DDT>Hg>Cr>Pb>HCH,Cd为主要污染元素,8个地块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成分为滴滴涕;集对分析结果显示8745%的农田是安全的,1255%的农田处于轻污染状态。整体而言,江汉平原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属清洁和安全范围,符合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集对分析法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伍港繁  周航  唐棋  辜娇峰  曾鹏  廖柏寒 《环境科学》2022,43(12):5761-5768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因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和生物量大,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有机肥、复合肥和追施氮肥)联合施用强化象草修复重度Cd污染农田的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肥料调控处理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根际土壤总Cd含量较修复前降低了8.3%~23.3%,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对照降低了11.7%~34.6%;②不同肥料调控处理显著促进了象草生长和对Cd的吸收累积,象草地上部生物量增加29.2%~368.2%,象草Cd总累积量增加了37.8%~283.9%,其中有机肥+复合肥+追施氮肥处理(F3N)象草Cd总累积量达到了145.48 g·hm-2;③不同肥料联合对提高象草Cd累积量的效果为:有机肥+复合肥+追施氮肥>有机肥+复合肥>单一复合肥.因此,在重度Cd污染农田植物修复中,肥料调控可以强化象草对土壤中Cd的富集移除效果,进而加快对污染农田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8.
正在浙江省楠溪江流域保留着规模比较完整的古村落50多座,其中芙蓉村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苍坡村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屿北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岩头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古村落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这在全国实属罕见,而且它们又同时座落在楠溪江流域纯美的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9.
正农民盲目、片面、过量施用农药,不仅没有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反而逐渐暴露出农田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病虫草害抗性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经过8年多的艰苦探索,我们采取预防为主,结合"物理+生物"方法,在害虫雌虫阶段即开始控制产卵,作物生长季节全期控制,逐渐恢复生态平衡,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虫害问题基本解决。一遍农药不打,周年粮食产量与打5遍农药的产量仅相差4%。  相似文献   
110.
《环境教育》2012,(10):44-45
盈盈辽河水,一片故乡情。2010年,他重返辽河畔,在这里点燃往日激情,倾注辛勤汗水,为的是让养育他的母亲河地更绿、水更清。曲德林岀生在辽河旁的一个小乡村,是辽河水滋育他成长,带给他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光阴荏苒,现如今,他以一名辽河保护工作者的身份,带着无限的热忱、久违的思念和感恩的心情又回到了辽河边,投入到辽河保护工作中,宣传辽河保护,治理辽河生态,以恢复、治理和保护辽河的殷实成果,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