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44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2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661.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底泥中的总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底泥中的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6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加标回收率在92.8%-108%之间。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捷、便于推广,适用于底泥中的总砷测定。  相似文献   
662.
随着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和普及,热渣干式冷却技术,也逐渐被关注和应用。目前大部分中小型火电厂、化工、热、电等企业,仍然采用人工出渣方式,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就高效节能旋转干式滚筒冷渣机,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及其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63.
王水消解-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微量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用王水水浴消解土壤样品一冷原子荧光测定土壤中的微量汞的分析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 2ug/L;土壤中汞的回收率为95%-109%;测定下限为0.01ug/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4.
通过监测实验,对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密闭进样,先加还原剂和多次通气使仪器读数回零的操作方法,其数据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可满足实验室允许差的要求,同时采用校准曲线点进样体积中汞含量与峰值读数关系绘制校准曲线,避免了试样制备取样体积,还原瓶进样体积和稀释进行体积而引起计算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665.
以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汞和砷,配合以气动进样,方法简单、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测汞时KBH4-KOH浓度为0.01%~0.0005%,样品中王水浓度3%(v/v),检测限为5.8×10-3μg/L;测砷时KBH4-KOH浓度为2.6%~1.0%,样品中盐酸浓度5%(v/v),检测限为4.9μg/L.  相似文献   
666.
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硝酸-高氯酸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垃圾堆肥产品中的砷.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6mg/kg(按称取0.5g试样消解定客至50ml计算),用于不同地域堆肥样品中砷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8.99%以下.加标回收率介于89.0%~107.0%之间.  相似文献   
667.
吹扫捕集GC/MS测定水中VOCs的方法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吹扫捕集方法测定高沸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回收率偏低问题,设计二次正交实验进行方法优化.结果表明,吹扫时间、吹扫速率及冷阱温度分别为19min、70ml/min和-130℃时高沸点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明显提高,检出限完全满足EPA方法要求.采用优化后的方法测定了官厅水库中VOCs的含量,VOCs的浓度范围为O.05~5.6ppb.  相似文献   
668.
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测定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了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的质量控制指标,并与《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中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标准样品实验室内相对偏差的控制范围为小于等于4%;浓度小于0.05 mg/L的实际样品的相对偏差小于等于10%,浓度大于等于0.05 mg/L时相对偏差小于等于5%。实验室间相对偏差的控制范围为小于等于10%。相对误差一般控制在±15%以内,加标回收率为90%~110%。  相似文献   
669.
采用全消解法处理新疆某湖泊中狗鱼和鲤鱼的鱼肉样品,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砷、汞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砷:96.3%~100.7%,汞:88.6%~90.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水产品中金属元素的测定要求。测定结果表明,狗鱼鱼肉中砷和汞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鲤鱼鱼肉中的含量,并根据结果对造成同一水层二种鱼类鱼肉中汞、砷含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0.
蒋敏  方万军 《火灾科学》2021,30(1):24-29
为了研究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力学特征受火灾热-冷作用的影响规律,通过测量不同热-冷作用次数下的试样质量和密度损失率定量表征了混凝土结构损伤程度;通过开展单轴压缩实验对热-冷作用对其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进行XRD衍射实验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混凝土的成分与微观结构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火灾热-冷作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