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95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91.
采用一步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分别制备了V_2O_5-WO_3-CeO_2/TiO_2催化剂,考查了其脱硝性能、抗SO_2中毒性能和脱硝活性稳定性,并通过SEM、EDS、XRD、激光拉曼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优于一步浸渍法,且抗SO_2中毒能力更强;在m(V_2O_5)∶m(WO_3)∶m(CeO_2)∶m(TiO_2)=1∶5∶10∶100时催化剂脱硝活性最佳,且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分步浸渍法与一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晶型结构相差不大,而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催化剂中Ce、O、V和W元素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592.
改性疏水硅胶用于油气吸附解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法为油气回收的常用方法,对吸附剂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开发出高吸附量、高热稳定性和疏水性的油气回收专用硅胶,对常规硅胶的物理及化学改性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及升温速度等因素对改性硅胶吸附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汽油油气吸附率高、吸水率低的硅胶改性条件为:酒石酸改性剂,热处理温度550~650℃,热处理时间3~10 h,升温速度3~10℃/min。同时,研究了影响改性硅胶解吸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真空度越高,温度越高,解吸次数越多,改性硅胶的解吸率越高。  相似文献   
593.
羧甲基纤维素(CMC)/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废水处理,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染料pH对该吸附剂吸附染料刚果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与有机蒙脱土已经很好地复合,在吸附温度为30℃条件下,当吸附时间为4 h,染料初始浓度为800 mg/L,染料pH=10时吸附剂对染料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可达156.64 mg/g。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式。分别借助振荡器和超声波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进行解吸,研究解吸时间对吸附剂解吸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条件下的解吸效果(34.45%)好于无超声波条件(15.69%),超声波有助于提高解吸率。  相似文献   
594.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中,吸附剂的再生是一个难点和研究重点。微波加热再生作为一种新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量和真空度对吸附了汽油油气的富活性炭的再生率和损耗率的影响,发现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量〉真空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得出实验的最优方案为微波功率300W、辐照时间240s、活性炭量4g、真空度O.06MPa。还研究了活性炭多次吸附一再生后平衡吸附率和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和真空法对活性炭的表面结构影响不大,有利于活性炭的多次循环利用。综合比较真空再生法、真空和加热再生法、微波和真空再生法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和真空再生法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95.
菜园土壤铜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菜园土壤铜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3种菜园土壤吸附Cu^2+的量均随平衡液中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由Langmuir方程求得的菜园土壤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和最大缓冲容量的大小顺序为:黄松土〉江涂土〉粉泥土,菜园土壤对Cu^2+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随其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量与解吸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6.
以淮河沉积物上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为主线,以黄河、卫河沉积物为比对,研究菲和芘在3种河流沉积物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重点考察吸附剂有机质组分、环境温度、吸附时间和共存物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找出可以用来预测这3条河流沉积物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的模式。结果表明,菲和芘在3种河流沉积物上的吸附均呈非线性,可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属放热反应、物理吸附。同一吸附质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oc)数值相近,说明吸附剂有机质组分对吸附起主导作用;吸附能力随着吸附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与吸附质疏水性成正比;多环芳烃共存,有竞争吸附现象;辛醇/水分配系数可用来预测3种河流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作用;解吸存在滞后现象,吸附质疏水性强、吸附剂有机质含量高的体系,解吸滞后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97.
广东省不同母质赤红壤磷的吸附与解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广东省4种不同母质赤红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结果表明,4种不同母质赤红壤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Freundilch方程和Temkin方程)的拟合结果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土训吸附磷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玄武岩>页岩>花岗岩>砂页岩。赤红壤对磷的解吸顺序为:玄武岩<页岩<花岗岩<砂页岩,说明粘粒较少的母质土壤对磷的吸附力也小,因此,更容量解吸。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以改善土训的供磷性能。  相似文献   
598.
H103大孔树脂吸附苯酚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H103大孔树脂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水中苯酚的吸附速率较快,60min内基本达到平衡。树脂对水中苯酚的吸附量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线性关系。Freundlich模型能很好地描述H103大孔树脂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动态处理某精细化工含酚废水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固定床流速为3BV/h时,水中苯酚去除率接近91.9%,CODcr去除率≥69.3%。采用5%NaOH再生,再生率为86.5%,实现了酚的回收。  相似文献   
599.
研究了脂肪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简称树脂)对Cr3+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在溶液初始Cr3+质量浓度为250mg/L、吸附温度为25℃、溶液pH为5的条件下,树脂对Cr3+的吸附量最大。Cr3+质量浓度在实验范围内,等温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最大吸附量为18.6208mg/g。树脂对Cr3+的吸附在吸附时间为180min时趋于平衡,且吸附为液膜扩散控制。随吸附温度的升高(10~55℃),树脂对Cr3+的吸附量略有增加。用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可将吸附在树脂上的Cr3+解吸,解吸率近100%,且重复5次吸附和解吸过程,树脂对Cr3+的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00.
恢复钠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再生过程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水,为回用这部分废水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根据不同阶段再生废水的水质特点,可将其分为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对再生废水中硬度离子和氯离子最集中的部分高浓度废水进行分步沉淀处理,回用其中的氯离子;对于其余低浓度废水,则采用投加少量混凝剂,澄清后回用作清水,或部分弃置后直接回用为清水。试验结果表明,分步沉淀可有效去除硬度离子,澄清盐水补加氯化钠及盐酸后可回用作树脂再生盐水,并得到2种沉淀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