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15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甲壳素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从水产加工废物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甲壳的性质及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2.
利用废旧棉花为主要原料,改进旧工艺,利用碱醚同釜法,设备简单,腐蚀低,投资少,试剂利用率高,产品取代度好,是利用废旧资源进行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不使用有机溶剂获得云母钛珠光颜料、水性金属效果云母钛珠光浆、珠光涂料的环保型制备工艺和性能.采用液相沉积法获得了不同厚度的纳米TiO2薄膜包覆层而显示银白、金、红、紫、蓝、绿等各种色彩的系列珠光云母颜料;应用珠光云母颜料与分散剂等水性助剂混合,获得了水性金属效果云母钛珠光浆的制备工艺;应用云母钛珠光浆与乳液配合,获得了云母钛珠光涂料的制备工艺.制备的云母钛珠光涂料系列多彩,白度高、反射率大、珠光效果好,硬度、附着力、耐候性等指标优异.  相似文献   
24.
介绍制备新型聚硅高分子絮凝剂PASC的过程。通过与其他几种药剂的比较实验和优化实验,得出PASC处理效果较其他药剂好的结论,并确定其最佳加药量为50mg/L。现场实验验证现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5.
沉积物间隙水的几种制备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素美  张经 《海洋环境科学》1999,18(2):66-71,78
间隙水的制备对研究沉积和中物质的动力学非常重要。间隙水的制备方法有离心法、压榨法、渗析法、吸气引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对这些方法分别进行了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26.
一种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种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方法莫炳禄,公国庆,阮复昌,卢燕玲,张民权(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院,广州510641)聚合硫酸铁最重要的二个质量指标是全铁含量和盐基度,前者易于控制.后者则涉及工艺过程的多种因素,包括投料配比、工艺操作参数以及催化剂的选用...  相似文献   
27.
28.
无机絮凝剂——聚合硫酸铁制备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的无机絮凝剂--聚合硫酸铁,全面阐述其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9.
磷肥厂副产氟硅酸利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磷肥厂副产氟硅酸为原料 ,加上碳酸钠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反应 ,制取符合GB42 93— 84一级品的氟化钠和符合GB10 5 71— 89的白炭黑。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能耗低、成本低、投资省、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0.
采用序批试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对铁覆膜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IOGS)吸附6价铬Cr(VI)的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铬在IOCS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低温制备IOCS具有较高吸附容量且对pH不敏感.110℃制备IOGS在pH 7的最大吸附容量(0.181 mg·g-1)远高于660℃制备10CS(0.023 m8·8-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随焙烧温度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