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冯静  陈洪林  张小明 《化工环保》2018,38(5):559-564
二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的形貌会影响其表面氧空位浓度和化学吸附氧的能力,研究其形貌对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尿素和活性炭介导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CeO2纳米颗粒,结果表明,改变尿素和活性炭的添加量会改变最终获得的CeO2颗粒的形貌,从而分别制得棒状、花状、立方状和球状的CeO2颗粒。将不同形貌的CeO2应用于水中草酸的催化臭氧氧化反应,结果表明,CeO2纳米花(有序棒状结构)具有最好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加入0.5 g/L CeO2纳米花,反应90 min后的草酸去除率达98%,较单独臭氧氧化提高63个百分点。加入10 mmol/L叔丁醇后,CeO2纳米花的催化作用被完全抑制,证明其催化臭氧氧化为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562.
通过高温活化的方式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探究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合成环氧氯丙烷废水中甘油吸附性能的变化,对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改性条件改性后的活性炭相比于未改性炭,其对甘油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在活化时间2 h,改性温度800℃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对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吸附容量最高达到59.93 mg/g。相比于准一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过程。  相似文献   
563.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研究钉螺与孳生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对采取有效的查螺、灭螺措施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以鄱阳湖恒湖农场茶叶港草洲为研究对象,应用证据权重法与确定性系数法合成模型研究植物南荻、苔草、藜蒿、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导电率、海拔高程7个证据因子与"钉螺出现与否"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一定范围内高程的增加易于钉螺孳生;钉螺在湿度相对较大(大于0.35%(m~3/m~3))的环境中分布较少;苔草丰度过大(高于4 368 cm~3/m2)过小(低于1 457 cm~3/m2)都不利于钉螺孳生;钉螺较易孳生在南荻丰度较大(高于2 745 cm~3/m2)的区域;电导率较高(高于0.07 m S/cm)区域钉螺较少;土壤温度在16~20℃范围利于钉螺孳生。在模型预测结果图中,占研究区总面积13.7%的极高易发区的较小范围内预测到82%的钉螺空间分布,评价曲线的曲线下面积高达88.7%,说明模型的预测成功率很高,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域钉螺孳生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564.
将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经过煅烧、浸取、精制等工序回收其中的铜和锌。经正交实验得到煅烧废催化剂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废催化剂筛目100目,煅烧温度950℃,煅烧时间60 min。最佳浸取工艺条件为:废催化剂加入量约4 g/L,浸取温度75℃,浸取剂用量与理论用量体积比2.0~3.0,浸取剂浓度4.0 mol/L,浸取时间10min。精制工序制备Cu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锌粒与滤渣质量比为1.00,反应时间3 h,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4 h。制备Zn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60 min。回收的产品CuO纯度为99.1%,满足GB/T674—2003《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中优级品的标准。回收的产品ZnO纯度为99.6%,满足GB/T3185—1992《氧化锌(间接法)》中一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565.
环境中合成麝香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麝香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难降解,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均呈现一定的生物毒性.综述了合成麝香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点,以及在水生生物和人体中的生物富集作用,并对合成麝香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6.
许禄钟  吴怡 《四川环境》2012,(Z1):76-79
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和处置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污泥制合成燃料的技术特点与近年来的发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含水率约80%),用加入各种类型的添加剂改善燃烧条件,降低污泥水分,提升固化效果,达到利用污泥制合成燃料,实现污泥处理能源化。  相似文献   
567.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对CTMAB-膨润土废水处理吸附剂进行合成制备研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有机插层改性剂,通过该法设计得到了有机改性膨润土插层改性的最佳优化条件:CTMAB用量19.5%,反应温度70.5℃,反应时间1.8 h,pH 6.7,DDVP去除率94%,同时得到了合成该吸附剂的二次经验拟合模型(R2=0.9757)。通过验证性实验,发现在模型提供的最优水平下,有机膨润土对DDVP的平均去除率(92.6%)与预测最优值(94%)相吻合,表明所选模型准确、可靠。该方法为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在废水处理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8.
《化工环保》2013,(4):293+298+307+311+315+320+324+329+334+353+357
纤维乙醇废水的厌氧生化处理方法该发明涉及一种纤维乙醇废水的厌氧生化处理方法。在厌氧生化处理反应器中设置铁质填料。纤维乙醇废水厌氧生化处理的实验条件为:进水SO42-质量浓度1 000~5 000mg/L,COD10 000~40 000mg/L,回流比为(1~3)∶1  相似文献   
569.
以粉煤灰基合成沸石为吸附剂,亚甲基蓝(MB)和Cr(Ⅲ)为去除对象,通过静态批次实验研究溶液pH值、反应时间对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借助FT-IR、SEM初步揭示MB和Cr(Ⅲ)的竞争吸附机制。研究发现,溶液pH值为6和5时,沸石对MB和Cr(Ⅲ)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14 mg/g和6.46 mg/g;反应10 min后,沸石对MB和Cr(Ⅲ)的吸附量超过60 min总吸附量的80%和55%。FT-IR和SEM结果表明,—OH、硅铝酸盐类官能团对MB和Cr(Ⅲ)的共吸附有重要作用,反应后沸石表面出现连续的、蓬松状态的絮状结构。推测MB分子被吸附于沸石表面或层间,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状络合物,这种结构又促进吸附过程的离子交换和配位络合等化学效应,强化了污染物的共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570.
原位柱撑改性膨润土在微污染饮用水除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Al3+离子较易水解聚合的性质,微波辅助合成了keggin Al13原位柱撑改性膨润土(PMCs),并探究了其对微污染饮用水中磷元素的去除作用,研究表明,PMCs对磷的混凝和去除作用优于原土、工业 PAC和传统的柱撑改性膨润土(CPMCs);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水样的pH值以及初始浓度等,其最佳除磷条件是:在500 mL 10 mg/L含磷水样中加入1.5 g改性膨润土,搅拌速度为180 r/min,搅拌时间为5 h,水样pH为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