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01.
试验了用非全量消解—悬浮液直接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灰中的铜和铅,结果表明:铜和铅的方法检出限(3σ)分别为0.038mg/L和0.23mg/L,测定吸光度与其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0.5mg/L—5.0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7%—97%之间,相对标准差(n=4)小于7%。  相似文献   
10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1%硝酸溶液配制混合标准溶液,不加抗干扰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精密度、准确度满足酸雨监测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3.
如何在源头上解决污染、有效对污染物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结合污染源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基于智能视觉的环境污染检测体系。通过公共端的光纤智能视觉系统对污染数据进程采集和传输,以实现高速快捷的信息传递效果。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利用率高等优点。为验证系统的实用性,通过仿真实验对系统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测量,对该系统的准确性和线性度进行评价,同时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选取有效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4.
吴仪贞 《环境保护》1991,(12):19-21
本文介绍的氢化物分析技术其装置由进样、排气、清洗、排液方便的半自动氢化物发生器,活动式电热原子化器和随时可更换的石英吸收池等所组成。此法用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作载气、将发生器中的氢化物送入原子化吸收池,直接测得饮用水中痕量砷。达到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消除干扰,灵敏度比火焰法约提高2~3个数量级,满足了饮用水中痕量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5.
膨润土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质土壤腐殖质含量低,影响了土壤肥力.文章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利用膨润土的吸附和粘结功能,研究了膨润土不同用量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在促进松结态腐殖质分解、加速紧结态腐殖质合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土壤系统的内稳性.施用膨润土促进了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中HA的积累,提高了HA/FA比.胡敏酸红外吸收光谱表明,膨润土能使其脂肪族物质增多、芳化度降低.膨润土具有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腐殖质特性,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位于乌鲁木齐市4个地点的污染废水中苯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为270nm、苯酚质量浓度为0~50 mg/L时,苯酚浓度与吸收率的线性关系良好。通过线性拟合法,得到苯酚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5 5c+0.079 1(R2=0.999 2),式中:A为吸光度;c为苯酚质量浓度,mg/L。结合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各污染废水中苯酚含量,其相对误差小于2%。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苯酚含量,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等特点,为今后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MA3212型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氮,在常规海水中硝酸盐氮质量浓度范围内(0~4.00 mg/L)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 9),检出限为0.004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1.44%,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33%,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0%~102%。通过与国标方法镉柱还原法的比对实验,2种方法在精密度、准确度、实样比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试剂消耗少、适合批量测定等优点,是值得推介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常规氧含量检测仪工作寿命短,检测精度低,不能安装在储罐内部,造成无法对气相连通储罐内的氧含量实时监测等问题,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高灵敏度、现场无源、高可靠性的激光光纤氧气在线监测系统.经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应用,该系统稳定可靠,可实现对储罐及连通管道中氧含量的准确在线监测,有效降低群罐火灾风险,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模拟燃烧11 种常见物质(秸杆、木材、煤和生活垃圾等),并收集烟气中可溶于甲醇的有机产物,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EEMs)对收集的甲醇可溶性有机物(MSOM)进行表征.进一步,结合非负矩阵分解法(NMF)提取三维荧光光谱主要组分的特征激发/发射光谱,根据荧光信号轮廓差异对不同种类物质进行区分,旨在建立棕色碳溯源依据.结果显示,秸杆和木材燃烧源棕色碳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上呈现相似的谱形,均在265nm处存在肩峰;瓦楞纸板和塑料燃烧源棕色碳的吸收则随波长增加单一下降.由于基本组分相同,各生物质及纸板对应的棕色碳的EEM有着相似的轮廓,NMF解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和纸板的MSOM存在3种主要荧光组分,分别为两种类腐殖质C1、C2和类蛋白质C3;煤的EEM在长波处有较强的分布,可归因于芳香类基团,由其EEM分解出M1、M2和M3荧光团,三者位置均较生物质红移.根据荧光团位置以及光谱信号轮廓特征,可对生物质和煤进行区分;泡沫、塑料袋和塑料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其EEM与生物质有较大的差别,且三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泡沫和塑料袋的MSOM含有4种荧光成分,而从塑料瓶的MSOM中只可得到两种荧光团,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0.
为考察南漪湖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与来源,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与三维荧光光谱(EEMs)为工具,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荧光区域积分分析(FRI)、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DOM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UV-Vis参数a(440)、E2/E3E3/E4SR表明DOM具有腐殖化特征与自生源特征,且E2/E3E3/E4a(44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0.05),SRa(440)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说明腐殖酸浓度越高则DOM相对分子量越大,但无法依据腐殖酸浓度大小判断DOM来源.根据a(440)计算获得溶解性有机碳(DOC)平均浓度为26.79mg/L,且该湖泊出口附近DOC浓度为10.15mg/L.荧光指数(β:α、FI、BIX、HIX、Fn (280)、Fn (355))显示该湖泊DOM具有腐殖化程度较低及强自生源特征,类蛋白组分(Fn (280))相对浓度的空间分布上由西向东逐渐增大,而腐殖酸类组分(Fn (355))相对浓度峰值出现在入湖口与出湖口.通过PARAFAC解析出3种组分,分别为类富里酸(C1)、类色氨酸(C2)和类腐殖酸(C3),且C1、C2、C3含量分别占总组分强度21.96%、13.36%、84.21%.FRI法分析显示类蛋白物质所占比例之和(区域I+II)为49.65%,该结果说明水体已受到了人为因素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1、C3与β:α、BIX呈显著负相关系(P<0.001),C2与β:α、BIX、Fn (355)呈正相关系(P<0.001).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南漪湖上覆水中DOM在16个位点间呈现不同特征,但整体上水体中DOM来源受内源输入影响较为显著,应加强该湖泊内源释放污染物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