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产业信息     
《环境》2005,(7):92-95
佛山南海第二建筑有限公司高空环保建筑项目部;广州源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环发环保辅机厂;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哈尔滨城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富士佳环境净化有限公司;北京永华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荷环保有限公司;青岛钰泉环保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2.
以虚拟区域和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为研究区,以满足居民避难需求为目标,分别构建居民避难行动效率模型与应急避难所服务范围模型,并将二者进行耦合。先以虚拟区域说明利用耦合模型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再以研究区探讨居民避难所效率与应急避难所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现状应急避难所配置,在研究区有2处是应急避难所服务无法覆盖的范围。以耦合模型为基础,确定需要增加2个应急避难所,才能满足居民避难需求。该研究方法不仅为我国应急避难所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作了补充,其结果也为研究区及其他地区应急避难所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哈尔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哈尔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和特征,根据哈尔滨市2002 2012年的农业统计资料,利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年输出负荷.对估算结果分不同污染源、种植类型、畜禽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N和TP的年输出总负荷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为土地利用,其中,农业种植用地是TN、TP负荷的最大贡献者;畜禽养殖的污染贡献仅次于农业土地利用;由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因此,哈尔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大力开展防控工作,以改善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4.
苗木的换床移植作业是育苗生产中耗费人力、资金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项。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机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发明了横格式苗木移植新方法,研制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苗木移植机,彻底解决了移植密度无法满足林区育苗技术规程要求的难题。  相似文献   
45.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底质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于1996-2000年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底质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松花江干流各断面间差别不大,阿什河内污染要明显重于干流,呼兰河内污染与干流无显著差异。哈尔滨江段底质的重金属污染总体较轻,年度间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哈尔滨市水短缺和污染已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从水资源的特性和哈尔滨市水资源现状出发,探讨了问题的成因,提出节水战略,加大治污和污水回用力度,是最大限度发挥哈尔滨有限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47.
《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166-166
“纪念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成立20周年暨防灾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3—6日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此会由中国灾协主办,《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会长宋瑞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刘玉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自法所长以及全国部分省、市地震、气象、民政等部门主管协会工作的领导和各地协会办事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48.
采用2011—2013年松花江哈尔滨段各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老头湾水文数据,运用实测资料反推法和河流一维水质模型对该段干流的COD、BOD5、NH3-N的衰减速度系数K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12月朱顺屯—大顶子山的KCOD、KBOD5、KNH3-N分别在0.035 d-1~3.372 d-1、0.368 d-1~5.459 d-1和0.245 d-1~5.600 d-1之间;冰封期各污染物K值小于明水期,夏季(6—8月)K值大于其他季节。以2013年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河段上、下游各断面的监测数据对测算的各污染物动态K值进行率定,实际监测值与预测浓度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25%以内,水质验证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49.
刘丹  赵景波 《地球与环境》2017,45(6):587-599
用1955~2013年哈尔滨市、尚志市(县)和通河县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法、距平及累积距平法、Morlet复数小波、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11个常用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夏、秋、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升温极为显著,春季气温以0.60℃/10a的速度显著下降;年均气温、年均最低温、年均最高温均有所增加,年均最低气温升幅最大。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夜日数和暖日日数6个指标呈上升趋势变化;结冰日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日日数及气温年较差5个指数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及变化率较大的暖夜日数,均有28~30 a的第一主周期和17~18 a的第二主周期,冷夜主要有3、6和8 a的短周期。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载荷的指数暖夜、冷夜和暖日这些相对指数的变化是哈尔滨极端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相关关系矩阵表明,相对指数间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各暖指标、各冷指标间呈正相关,暖指标和冷指标间呈负相关。Mann-Kendall检验得知,冰日、冷夜和冷日三个冷指标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70s、80s,其他指标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90~1999年间。总之,哈尔滨平均气温以0.32℃/10a的速率增加,升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升温值0.26℃/10a,研究结果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哈尔滨石化分公司经深度处理污水水质的部分指标已接近、甚至好于五类地表水标准,本文介绍了几年来我厂对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