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45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61.
介绍了四川省地形地貌、人口与农业资源概况,分析了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和模式,提出了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2.
四川凉山州普格县"6·20"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四川凉山州普格县"6·20"泥石流灾害应急调查的初步成果。通过对泥石流成因和动力过程的初步分析,以及泥石流灾情的现场评估,提出了对这类低频率大规模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和我国现行救灾防灾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3.
应用MODIS资料和中国地面累年值月值数据集探讨了四川地区2008~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了2008~2016年AOD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地区AOD在10a间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2010年为高值年,2017年为低值年,分别为0.46和0.21。月均值AOD呈双峰型分布,在2月和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0.44和0.32。空间分布上,东部为高值区,西部为低值区。东部地区AOD下降趋势显著,西部AOD上升趋势不显著;四川盆地AOD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显著负相关,与风速、降水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4.
黄时达 《四川环境》1992,11(3):7-13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环境特点的分析与环境科技工作的回顾,提出四川省环境科技研究方向与任务的建议,与环境科技管理及研究人员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65.
四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森林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青藏高原东部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的森林植被是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要天然屏障。本区森林资源能否持续发展整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通过对四川森林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四川森林资源丰富,具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大,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林地土中退化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树种单一,森林结构不合理,引种与林副产品的开发也存在许多问题,经济、生态效益差,也是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区之一。要促进该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发挥潜力,增强生态屏障作用,必须走以保护为主,多渠道开发,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综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6.
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对1996—2010年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应积极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提高餐饮、住宿和娱乐的消费水平;改善四川省目前的旅游产品结构,应对国际旅游需求市场的新趋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旅游线路,扩大旅游支线的旅游吸引力,延长停留时间等。  相似文献   
167.
附子是四川省著名的道地药材之一,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并在省内实现了深度的产学研发合作.道地药材因其质优、量大、疗效好受到产学研单位的广泛重视.对四川附子的道地性与道地性迁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四川附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汶川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强降雨过后,汶川强震区的群发性泥石流出现了高发区。在2008-2010年的三个雨季里,强震区暴发了多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龙池所在的龙溪河流域"8·13"群发泥石流灾害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对龙池龙溪河流域2010年8月13日暴发的45条泥石流沟进行简单的灾害阐述,其次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群发泥石流的特征:①成因多样,主因为地震和降雨综合的作用;②规模不一,以中小型为主,流体性质多集中为过渡性—粘性;③隐蔽性强,泥石流活动多集中在极小流域,主要为沟谷型泥石流;④泥石流活动集中在断裂带附近;⑤危害方式以冲蚀、淤埋和堵塞河道为主,且具有灾害链作用和叠加-放大作用。最后针对震区群发泥石流的活动特征,提出增强减灾措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9.
牛,就是牛!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2,(10):38-41
青藏高原特有的三大畜种,依次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界的安多藏区,牦牛尤其多。车行公路迎头遭遇上,胆小易惊的,动作慌张窜离路面;见多识广的老油条,车头顶屁股照旧本色不改,一步一步摇着来。有时,我们碰巧  相似文献   
170.
2004年秋天,对于四川省华蓥市天池镇打锣湾村和观音溪镇李子垭村的杨瑞春、杨瑞国等217户计830位村民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从此脱离了地质灾害的威胁,生命和财产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