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45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四川西部(川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广泛分布于河谷和断陷盆地中.该地区黄土的主体属风成堆积,为附近及高原内部地区的冰川沉积、寒冻风化物、河湖沉积、风沙沉积和坡积物等多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在西风、高原冬季风和近地面风的搬运下堆积而成.局部有受坡面流水作用形成的次生黄土.最早的黄土堆积始于早更新世(1150ka),现主...  相似文献   
172.
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单季稻水分盈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利用四川稻区109 个气象台站1961-2010 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和16 个农业气象站 1981-2010 年的单季稻生育期资料,计算了研究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并探讨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内的缺水量和缺水率。结果表明,1961-2010 年四川水稻年均缺水率在孕穗到开花期最高,移栽到孕穗期次之,开花到成熟期最低。近50 a 来,水稻全生育期年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和缺水量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而缺水率在稻区中、西部总体呈升高趋势; 有效降水量在移栽到孕穗期和开花到成熟期以减小为主,而在孕穗到开花期总体呈升高趋势; 需水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总体均表现为减小趋势;缺水量和缺水率在孕穗到成熟期以减小为主,而在移栽到孕穗期稻区中、西部地区呈升高趋势。研究可为四川稻区的农业用水及合理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3.
<正>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减灾日致辞也说道"有史以来最大、死伤人数最多、最严重。这些字眼我们今年经常在头版头条上见到。……令人乐观的是,我们正在学习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4.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可持续的综合发展模式,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两个跨越"具有重大意义。2006—2014年间四川低碳发展水平逐年增长,但增速缓慢,经济、社会、能源等高碳化特征依然明显,针对四川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资源禀赋,建议从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低碳环境、低碳科技等探索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5.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1):104-104
五小叶槭( Acer pentaphylhum Diels)是槭树科槭属植物,为中国四川特有种,生长在海拔2200-3000m的河谷地带,洛克于1929年在凉山木里发现并引种到国外。该植物因叶型独特、色彩绚丽、树形优美,在西方园艺界与著名观赏树种中极具盛名。五小叶槭野外天然分布极其稀少,目前仅发现野外植株千余株,分属4个种群,且种群之间相隔遥远。野生植株种子产量少、发芽率低,幼苗极为少见,属于典型的衰退型种群结构。按照IUCN濒危等级标准,五小叶槭属于极危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176.
基于GIS和贡献权重迭加方法的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莉莉  乔建平 《灾害学》2009,24(3):46-50
区域滑坡易损性是指特定区域对滑坡灾害的破坏和损害的敏感性.根据易损性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定量化等基本选取依据和研究区的区域特点,选择了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建筑密度、林地密度、耕地密度、滑坡灾害密度6个指标.探讨了贡献率方法评价区域滑坡易损性的建模过程和数学表达.区域滑坡易损性定量表达为各指标的自权重与互权重以及指标的归一化值的乘积.以四川米易县为研究实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在GIS系统中运用自然断点法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和区划制图,结果显示,高易损度区、中易损度区、低易损度区分别占研究区域的7.13%、21.19%、71.68%,易损性分布基本上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道路密度分布相一致,反应了基于贡献率的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区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7.
万雯  韦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54-956
正确、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世界遗产保护与边缘带旅游发展的关系,管理好世界遗产,确保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信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重要体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保护、边缘带旅游发展及两者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保护(得分0.688)属于中等水平(Ⅲ),旅游发展(得分0.382)等级为差(Ⅴ),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协调性(得分0.67)等级为中等水平(Ⅲ),即比较协调但边缘带旅游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78.
农田生态系统四川短尾鼩种群能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标志重捕法对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及能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种群数量在每年6月和10月有两个高峰;四川短尾鼩的只采食量为4.212±0.86g/d,排泄量为2.18±0.12g/d身体器官热值为15.50kJ/g.食物热值为16.51kJ/g.生物量为214.38±59.96g/hm2,静止代谢率r(RMR)为22.909kJ/d,通过种群的能量为50.74kJ/d,次级生产量为169.25kJ/ha·d,生长效率(P/A)为0.097,本文用Odum的能路语言(energycircuitlanguape),对四川短尾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地位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179.
杜仲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四川西部和北部兵陵,低山地区的仲人工林分生物量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根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在93.6%以上,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0.
四川省泥石流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刘希林 《灾害学》2000,15(3):7-11
以地州市为基本区域单元,给出了四川省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的定量评价结果。其中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雅安地区和攀枝花市为泥石流高风险区,与以上四个地州市具有泥石流高危险度密切相关。风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与危险度和易损度的相互关系亦在文中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