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7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714篇
安全科学   1550篇
废物处理   158篇
环保管理   1345篇
综合类   5381篇
基础理论   664篇
污染及防治   408篇
评价与监测   260篇
社会与环境   619篇
灾害及防治   44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科学地进行城镇发展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的划分,是解决城市无序发展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西省临川区为例,借助ArcGIS、GeoDa等软件,对临川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自相关关系进行评价,以此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初步划定成果,采用多准则判断CA模型对城市扩张进行模拟,通过两方面结果的对比与调整,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耕地国家利用等别,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结果表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为593.46 km2,初步划定结果主要分布于上顿渡镇、崇岗镇、河埠乡和荣山镇等耕地综合质量较高,且多为高—高聚集的区域。经过城市扩张模拟结果可知,临川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较为显著增加,主要增加面积分布于展坪乡、上顿渡镇以及钟岭街道。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扩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川区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西北、东南、西南方向扩张,扩张类型主要为蔓延式扩展。根据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将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区分为可调入区与可调出区,从而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区与城市开发边界的优化与协调,形成永久基本农田区与城市开发边界的最终成果。研究结果可为保护耕地资源、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提供参考,也可为今后的划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2.
为了准确刻画城市环境中的复杂建筑结构对大气运动和污染物输送及扩散过程的影响,结合中尺度模式WRF和微尺度模式Fluent构建了单向耦合的WRF-Fluent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榆中县城区高架源排放情景下大气扩散的模拟研究.基于城市气象/示踪外场试验期间获取的气象数据对WRF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验证,发现WRF能够为Fluent提供比较准确的随时间变化的气象驱动场.在此基础上,将榆中县城区三维几何模型嵌入到WRF-Fluent中,对城区内的流场及污染烟羽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示踪物浓度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WRF-Fluent模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区内的复杂三维风场结构以及污染烟羽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而且模拟的地面和城市冠层顶浓度最大值基本位于观测值的0.3~3倍之内,这表明构建的WRF-Fluent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于实际城市规划和空气质量改善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3.
对深圳市工业液态危险废物的分类产生量、行业来源及产生工艺进行分析,筛选85家工业企业产生的22小类液态危险废物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对各类废液的环境危害特性和资源化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工业液态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线路板、新型电子元器件、电镀和设备制造等行业,排名前13类工业液态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占深圳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69. 41%,产生量最大的4类工业液态危险废物依次为HW22含铜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34废酸、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工业液态危险废物基本上产生于各种使用液态溶剂、试剂或槽液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有15小类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浸出GB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性鉴别》标准值,超出标准值次数最多的指标为Ni、Cu和Pb;有13小类废物具有重金属回收利用的潜力,可利用的元素包括Au、Ag、Cu、Ni、Sn、Cr、Mn等。在某种意义上,工业液态危险废物也称为城市液体矿山。  相似文献   
974.
从"无废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和内在动力出发,阐明"无废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无废城市"建设进行系统性思考,把握"无废城市"建设的具体内涵,进而明确"无废城市"建设的现实路径;并对"无废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相关政府责任主体进行了界定,以期为成熟与可复制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的推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75.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污染防治一直是世界难题。对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进行补偿,对垃圾处理厂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境公平,减少因垃圾处理带来的环境冲突。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汉口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的环境补偿价值进行了评估,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对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居民月人均支付意愿为64.54元,年均支付意愿为774.48元,垃圾焚烧处理环境补偿的总经济价值为2.04亿元/年;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显示,双边界二分式CVM的评估结果可靠、有效,且充分考虑了公众的利益诉求,可作为确定垃圾焚烧处理环境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该研究可为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的环境补偿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76.
生物沥浸耦合类Fenton氧化调理城市污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生物沥浸耦合类Fenton氧化工艺对城市污泥进行了调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升华硫和Fe SO4·7H2O投量分别为3g·L-1和8 g·L-1时,污泥p H从6.9降至2.5约需1 d,满足类Fenton氧化的适宜酸性条件.生物沥浸处理后,污泥挥发性固体(VS)减少率为13.4%,污泥比阻从3.1×109s2·g-1降至1.5×109s2·g-1,降低51.6%,但仍属于难脱水污泥.沥浸污泥继续经类Fenton氧化调理,调理的最佳H2O2投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3.3 g·L-1和60 min.处理后污泥VS减少率为30.8%,污泥比阻和滤饼含水率分别为1.9×108s2·g-1和76.9%,污泥比阻降低93.9%,污泥脱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此外,该联合工艺对污泥的调理效果优于类Fenton氧化单独调理.  相似文献   
977.
华南某市生活垃圾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依据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分析方法对华南某市20个街镇生活垃圾的物理性质和物理组成进行历时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垃圾平均容重为0.22×103kg·m-3,垃圾三组分(水分、灰分和可燃物)所占比例分别为55.0%~66.9%、18.6%~30.3%、69.7%~81.4%,有机质含量比例为50.1%~58.0%,各研究区镇垃圾热值范围为6 570~9 652 k J·kg-1,平均热值为8 272 k J·kg-1,高于世界银行推荐的垃圾焚烧所需最低热值(7 000 k J·kg-1).其它物理组分所占比例分别如下:厨余类为39.8%~53.3%,橡塑类为16.5%~33.4%,纸类为5.61%~7.95%,纺织类为1.14%~5.16%,竹类为2.49%~5.12%,玻璃类为1.10%~1.47%,混合类5.86%~7.57%,灰土类2.46%~6.73%,金属0.1%~0.32%,陶瓷0.4%~0.69%.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纺织类、橡塑类、纸类、可燃物比重对焚烧有促进作用,厨余类、玻璃类、容重、灰分、含水率、灰土等则对焚烧有一定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978.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难题。本文结合江苏省南通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尾端处理处置设施和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程度,回收全产业链等进行了分析,从企业角度针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9.
城市污水处理对于水质的改善、污染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关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效果的提高,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影响其处理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以A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980.
城市河道给现代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成为现代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更是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然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河道水环境随之受到相应的破坏,直接给城市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甚至某种程度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进行探讨,展开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