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5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63篇 |
综合类 | 428篇 |
基础理论 | 26篇 |
污染及防治 | 94篇 |
评价与监测 | 14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填埋场中亚硝酸还原酶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埋垃圾中的含氮化合物经一系列生物脱氮作用,最终使得填埋场中的氮素得以消减,在这一过程中亚硝酸还原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填埋场中的填埋垃圾为研究对象,在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填埋垃圾中的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的最优条件为:垃圾样品风干温度25℃,2mL的1%NaNO2溶液和2.5 mL的1%葡萄糖溶液,抽气5 min,置于25℃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优化后的测定条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27%,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33.
34.
35.
建立了大型模拟填埋试验装置,研究了渗滤液回流对不同填埋结构甲烷变化规律的影响.每周对填埋气体中甲烷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厌氧填埋中回流操作使甲烷浓度峰值提前了147 d,峰值为59.6%(体积分数,下同);准好氧填埋中回流操作使甲烷浓度峰值提前259 d,峰值为44.7%.回流操作使甲烷产气高峰提前,增加产气量,加快填埋垃圾稳定,减轻渗滤液污染.厌氧填埋中进行回流操作有利于甲烷的回收利用;准好氧填埋结构可有效减少甲烷的排放,减小对环境的危害.稳定期的垃圾填埋体进行回流产生一定的甲烷,但浓度较低,最高仅26.0%,没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在填埋场稳定度表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1991-2004年封场单元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考察了填埋垃圾中腐殖质组成随填埋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垃圾腐殖质的总可提取率和胡敏酸(HA)与富里酸(FA)比值(HA/FA)分别随填埋龄呈线性下降和上升趋势.因此,填埋垃圾总可提取率和HA/FA可用来有效表征填埋场和填埋垃圾稳定度. 相似文献
37.
38.
构建不同DO水平的两级AO型MBR工艺,考察其对填埋污泥脱水液的脱氮处理效果,同时采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技术(EEM-PARAFAC)和同步荧光光谱探索了溶解性有机物在反应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低DO(2~3mg·L-1)系统相比,高DO(5~6 mg·L-1)系统有着更强的脱氮能力和更稳定的短程硝化作用,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高达98.1%±0.2%、97.3%±0.2%.EEM-PARAFAC识别出3种荧光组分,类腐殖酸组分C1、类色氨酸组分C2和类富里酸组分C3;在高DO系统内,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的强度下降程度,以及类色氨酸的强度增加程度均明显高于低DO系统.二维相关光谱的分析进一步表明在不同DO水平下,类富里酸物质均会发生优先降解,但高DO系统中类腐殖酸物质和类蛋白质物质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9.
40.
通过对杨府山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实地调查,重点调查了距垃圾场外边缘以南500m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国家环保局给出的土壤背景值比较,发现对人类健康有较大影响的Pb,Mn,Cu,Cd的浓度值均大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5.9959,2.0974,4.2021,2.4864,9.2204,其中镉的污染最为严重,并讨论了天然黏土屏障在污染质运移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及今后屏障材料的发展方向。该研究结果对该地区进行环境治理的必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