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424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本论述了城市垃圾的几种常用收集和处置方式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介绍了利用GB6768—86《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就原国营二二一厂退役过程中建造的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监护期间近三年来周边观测井水中铀浓度监测分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3.
为快速、准确锁定违法固废填埋区域,本研究应用物探方法中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常州市某疑似固废填埋区域进行勘探,现场共布设6条测线采集数据,运用RES2DINV进行数据反演、地形校正等,得出高密度电阻率反演结果和剖面反演解释图,最终绘制固废填埋区域推断图,并在实地进行挖掘验证,结果表明物探推断疑似固废填埋区域平面位置正确。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快速锁定固废违法填埋案件证据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成型形状和填埋方式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体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设置固化体尺寸分别为10×10×10cm、10×10×2.5cm、DN=3cm(球),同时设置码放、散乱堆放2种填埋方式进行动态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在固化体开裂前,球状与长方体、整齐码放与散乱堆放的浸出液pH值存在显著差异;单位质量固化体重金属Pb、Zn、Cr累积浸出量随固液接触面积、堆填散乱度、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加,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符合缩芯模型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试验前段Pb、Zn、Cr的2种速率常数与固化体成型比表面积、堆填散乱度、液固比正相关.因此,要减少生活垃圾焚烧厂原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飞灰固化稳定化产物的安全性,固化体成型时应尽量缩小比表面积同时避免散乱填埋.  相似文献   
6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垃圾,这给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时,有焚烧法、堆肥法以及土地填埋法等等方法可供选择,在这些处理方法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的当属土地填埋法,然而就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来看,土地填埋法仍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的方式选择。文章先就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66.
以间歇-分阶段进水方式进行了模拟酸雨柱式动态淋溶实验.结果表明,间歇-阶段性酸雨入侵会影响填埋飞灰中Pb、Zn、Cu、Cr和Ni的浸出行为;尤其间歇停滞期后的初期酸雨入侵会增加多数重金属的再浸出水平,且该部分重金属的释放主要源于前阶段酸雨侵蚀过程中所形成的非稳定性(弱酸态)重金属.各酸雨侵蚀阶段,部分重金属(如Pb-Zn)的浸出行为具有相关性,这与各重金属在飞灰基质内的赋存形态、矿物相稳定性及酸性侵蚀程度等有关.各阶段酸雨入侵会相继溶出飞灰中的可溶性(NaCl、KCl等)、难溶性氯盐(CaClOH)以及微溶性钙盐(CaSO4),并增加CaCO3和Ca-Al-Si-O等矿物的峰强.各阶段酸雨入侵会使初始飞灰表面的团簇状结构逐渐被酸性(H+)侵蚀作用破坏,并暴露出大量棒状或条形状CaCO3晶体,且随着酸雨入侵次数的增加,CaCO3也将逐渐被侵蚀破坏.本研究为非连续酸性降雨条件下填埋稳定化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评价及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2):70-70
正全球电子垃圾或增1/3根据"解决电子垃圾问题计划"组织发布的交互式全球电子垃圾在线地图预测,2012到2017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三分之一。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电子垃圾可能最终将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多数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垃圾填埋场的电子垃圾缺乏明确的处理规定,只是被当成了  相似文献   
68.
王久良 《绿叶》2014,(6):19-26
目前所采取的垃圾管理模式属于末端管理模式,其实质上是一种被动应急反应,缺乏整体认识和全局视角,也缺乏制度规范和文化教化两个层面的互动。为此,需要从生产、消费和抛弃三者关系的角度认识垃圾形成,改变目前的垃圾运营模式,准许民间资本进入,调动公众参与,实现政府、商业资本、公众参与三方的共同行动,才有望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出垃圾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9.
田松 《绿叶》2014,(6):27-32
垃圾问题不是枝节问题和技术问题,它内在于工业文明,不可能通过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得到彻底的解决。未来的国际竞争,将在垃圾的容纳空间上激烈展开,垃圾问题会迅速超过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必须在战略层面上考虑垃圾问题,并从宏观上调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70.
钟宜 《环境教育》2014,(5):68-70
正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07.1平方公里,人口却逼近500万,且多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垃圾剧增。如何妥善处理垃圾一直是新加坡举国重视的课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新加坡成为了看不见垃圾的花园国家。他们如何处理垃圾?市民如何看待垃圾焚化和填埋?带着疑惑,我们探访亚洲最大的大士南垃圾焚化厂、圣马高垃圾填埋场,采访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官员,试图找出一个完整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