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403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7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优化镍转炉渣加压条件下H2SO4选择性浸出Co、Ni、Cu,抑制Fe浸出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建立影响选择性浸出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研究浸出温度、c(H2SO4)及液固比及上述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提高Co、Ni、Cu浸出率及减少Fe浸出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c(H2SO4)对浸出率影响最显著,液固比次之. c(H2SO4)越高,Co、Ni、Cu和Fe的浸出率越高,而提高浸出温度有利于降低Fe浸出率. 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温度为210 ℃、c(H2SO4)为0.38 mol/L、液固比为4.25 mL/g,在该条件下,Co和Ni的浸出率均大于98%,Cu浸出率大于96%,Fe浸出率小于0.4%. 浸出控制参数优化后提高了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同时也降低了Fe浸出率,实现了镍转炉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其与Fe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32.
COD_(Cr)是影响废弃钻井液固化体环保风险的重要控制指标,针对废弃钻井液固化体COD_(Cr)测定前处理和检测均消耗大量时间,影响实验进度和效率的问题,考虑到废弃钻井液固化体渗滤液与钻井液压滤液污染物浓度的相近性,通过分别对聚磺、新型聚醚、聚合物、钾盐成膜、聚胺、聚束等钻井液体系压滤液进行色度和COD_(Cr)的测定,绘制色度与COD_(Cr)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色度与COD_(C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85。利用相关性方程可根据色度计算COD_(Cr)的大致浓度范围,从而掌握不同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3.
降低湿法脱硫系统GGH差压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台州发电厂脱硫系统在投运初期出现GGH差压高现象,首先简要介绍了湿法脱硫系统的GGH工作原理,结合脱硫系统的运行经验和相关试验进行原因分析和探索归纳得出降低GGH差压的几种方法和对策,并论证了对策实施后的效果,使脱硫系统运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这些控制方法和参数对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SO2浓度的达标排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为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4.
GM100C动压平衡自动跟踪烟尘采样仪,跟踪精度高,响应时间快,无需换孔板,只要拨动波段开关就可换采样嘴。  相似文献   
135.
珊瑚碎屑是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其显著特征是存在大量的内孔隙。为了深入揭示珊瑚碎屑内孔隙特性,通过电镜扫描(SEM)和压汞试验(MIP),分别定性和定量化地分析了珊瑚碎屑颗粒表面及内部孔隙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珊瑚碎屑存在由珊瑚虫生长和微生物共生形成的两类大小、形态及分布不同的内孔隙;珊瑚碎屑的整体孔隙度为9%~25%,由珊瑚虫生长而形成的孔隙等效直径为10~200μm;由微生物形成的孔隙面孔隙度低,孔隙直径多为4μm以下,且等轴或不等轴孔隙占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6.
由于建筑物门窗破坏等原因导致开洞,外部气流沿开洞传播,风致内压急剧增大,使得内外风压共同作用成为导致建筑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重要原因.通过一系列不同条件下的单个常开洞低矮建筑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分析了内压的脉动特性以及脉动来源,同时利用稳态理论与非定常理论预测内压系数,并与试验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7.
钢筋混凝土箱型高墩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墩大跨桥梁的广泛应用,其抗震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考虑轴压比、长细比的影响,进行了6个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缩尺模型的双向拟静力试验,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研究表明:①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柱在多维荷载共同作用下,主要发生典型的弯曲破坏,但剪切作用也不容忽视;②墩柱的破坏受到不同方向耦合作用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抗弯刚度小的一侧受到的影响更大,较早就出现开裂,提前进入塑性发展阶段;③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④建立了考虑轴压比、长细比影响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的双向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基本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的抗震性能,可供钢筋混凝土箱型高墩柱及高墩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动力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38.
原状黄土的反压饱和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量是黄土液化特性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对原状黄土进行充分饱和是饱和黄土动三轴试验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以WF公司生产的WF12440型空心圆柱扭剪仪为实验平台,运用反压饱和法,对室内原状黄土进行了饱和试验研究。该仪器提供3种不同加压方式增加围压和反压(孔压),即手动加压、自动加压和线性持续加压,通过检测孔隙压力系数B值是否达到0.95以上来判断黄土是否完全饱和。试验表明,即便是初始饱和度较低的原状黄土,也可以采用反压饱和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孔压系数B值达到0.95以上,实现完全饱和,具体可以采用线性连续加压方式;初始压力差,即围压和反压之差一般可设为10 kPa,起始围压也设为10 kPa,太大或太小都会对试样造成破坏;如果孔压在1分钟内的变化值小于围压和反压之间压力差的5%,则认为孔压稳定,即可进行B值检测。  相似文献   
139.
对北京市玉渊潭景观水体7种粒径的底泥颗粒的大孔、中微孔特征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沉积颗粒物比表面积较低,孔隙结构不发达.筛分粒径为160 μm和200 μm的颗粒物大孔数量最高,筛分粒径为300 μm和61 μm的颗粒物中、微孔数量较高.此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底泥沉积物金属元素中Al、Cu、Zn、Ni、Co质量比与平均粒径之间、Fe与Al之间、TOC与烧失量(LOI)之间以及TOC与TN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0.
泄漏事故应急带压密封处置方法及术语译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出了泄漏的准确定义,指出了泄漏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中毒、人身伤亡、环境污染噪音及腐蚀方面的危害。介绍了目前最有效的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带压密封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现场操作步骤;研究了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法的汉英定名问题,简介了国际上流行的“30”式应急技术服务方式,辨析了“带压密封”汉译英巾“Stoppage under Pressure”等中式英文欠缺。同时举例论述了“带压密封”一词的规范用法和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