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406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5 毫秒
611.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就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的工艺参数及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絮凝沉淀-酸化微电解-中和沉淀流程,拉开粉和CODCr的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7%和83.4%。  相似文献   
612.
含铅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展望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详细介绍了含铅废水的5种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液膜法、生物吸附法及电解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另外,还对含铅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电解法与离子交换法或与生物吸附法相结合是处理含铅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13.
初步研究了铁屑微电解法处理先致抗蚀剂废水;对废水pH值、曝气、铁屑和活性炭的用量等作了单因素影响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铁屑投加量50.0g/L,活性碳投加量5.0g/L,废水pH值2.0,反应时间60min时,CODCr去除率达42%。  相似文献   
614.
PZⅡ型炮泥制作机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Z-Ⅱ型炮泥机的成功研制,解决了过去传统手工捏制炮泥的许多不足,叙述了PZ-Ⅱ型炮泥制作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制作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15.
本文拟定在45%的乙醇、15%的乙酸乙酯介质中,pH6.3~7条件下以CuS—Ag_2S电极,DDC为滴定剂,连续电位滴定废水中的Cu~(2+)、Ni~(2+)、Zn~(2+)的方法。实验表明,此法干扰少,精密度高,检测下限低,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毒省时,亦可用于金属、矿石,电镀液等中的Cu~(2+),Ni~(2+)、Zn~(2+)的微量、常量测定。  相似文献   
616.
有机废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中氧化还原环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啤酒废水交替淹水的土柱中安装了铂金和甘汞电极,对淹水—落干期间不同土壤深度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00cm深度以上,随淹水—落干交替进行,土壤依次出现厌氧和好氧环境,在100cm浓度以下,土壤中保持厌氧状态.据此将有机废水RI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氧化—还原带,各带对有机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617.
在挥发酚的测定过程中,样品的采集、保存、预蒸馏、试剂的质量以及操作过程都会对挥发酚测定值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18.
本文介绍了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脱色原理,概述了我国铁屑内电解法用于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619.
依据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过程的电位滴定实验结果,利用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上的3个临界特征点,同时利用Origin软件自备的Boltzmann方程对滴定曲线拟合,给出了通过电位滴定实验计算聚合铝含量的定量公式。此公式能方便地计算出铝盐强制水解聚合溶液中的聚合铝含量。模式计算结果与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测试结果线性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620.
目的分析海洋桩基平台所在浅海区域牺牲阳极接地电阻和不同牺牲阳极方案的保护效果及施工量,为海洋桩基平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利用BEASY CP数值模拟软件,对桩基平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中阳极接水电阻和不同保护方案的保护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在文中桩基平台所在海域内,所选牺牲阳极单支布置于海水/海泥界面0.25 m以上、水面1.35 m以下时,接水电阻接近且相对最小,约为0.048Ω,比标准推荐公式计算的接水电阻大约26%。多支组合阳极的接水电阻,随阳极数量或阳极间距的增大而降低,但因存在拥挤效应,其接水电阻要明显高于理想的多支阳极并联电阻。在设定的牺牲阳极布置方案中,将牺牲阳极布置于距离海水/海泥交界面0.8 m处,共给出了3种阳极的组合方式,即5支、3支组合阳极和单支阳极。再基于阳极位置或数量变化合计,设置6种牺牲阳极方案,每种方案下的阳极总数处于48~60支之间。计算结果显示,在不同牺牲阳极方案下,桩基平台的保护电位分布区间较为接近,约处于-680~-1080mV(vs.CSE)之间。不同方案的保护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腐蚀性相对较高的海水和海水/海泥交界面附近主桩和隔水管的保护上,随着阳极由5支组合阳极方案、3支组合阳极方案到单支阳极方案转变,牺牲阳极输出总电流由110 A增加到133 A,其对主桩和隔水管的保护效果越好,即保护电位越负,且保护距离增加。其中对主桩在海泥中的保护距离由5~8 m增加到5~10 m,对隔水管在海泥中的保护距离由0~3 m增加到4~7 m。5支组合阳极方案1中,两侧阳极输出最大电流约为中间阳极输出电流的2倍,3支组合阳极方案2中各牺牲阳极输出电流相当。结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优化牺牲阳极数量、组合方式和位置,从而实现保护电位分布更均匀。基于案例提出的3支组合阳极方案2兼具了保护效果、阳极输出电流均匀性和相对较少的施工量等特点,可为在役海洋桩基平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