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94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55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程鹏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1-14
可持续发展是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结合实际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策略.  相似文献   
32.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3.
林小群 《环境》2007,24(10):96-97,91
论文阐述了我国矿山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矿山生产环境恶劣、"三废"排放、地质灾害、环境资源破坏等,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实施矿山环境准入制度等管理制度治理途径,同时还提出了清洁生产、"三废"治理、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技术防治措施,以改善我国的矿山环境.  相似文献   
34.
35.
分析了冶金矿山推行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对冶金矿山生产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和审计、组织和实施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环境保护法》修改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颁布实施,至今已达17年之久.近年来,《环境保护法》修改已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2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关于《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和提案不断增加,呼声强烈.2004年以来的3年中,"两会"共接到关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建议和提案35件,占环保立法建议和提案总数的近一半;多达4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参与建议.盛世修法,正当其时.《环境保护法》修改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现基于初步研究,就《环境保护法》修改提出以下思路.  相似文献   
37.
王向阳 《交通环保》2003,24(Z1):81-83
中燃连云港公司为油码头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建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推进工作小组,对人员进行培训.编写了体系文件,对油码头的安全和防污染各项具体操作以及应急反应都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讨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式,提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型,这经营方案实施策略的最优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TC207)及其成立以来发布的5项国际标准.阐述了我国实施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在美国的历史上,环境保护问题被忽略了将近200年,仅在20世纪的后半段,人们逐步认识到环境是人类长期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环境影响评价是促使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第一步,使人们在决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考虑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