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91.
附着生活型轮虫又称蛭形轮虫是污水生物处理中有益的后生动物。宿轮虫作为一种典型的蛭形轮虫,对其捕食特性的研究旨在建立宿轮虫的培养系,同时为在生物处理池中创造有利于宿轮虫大量生长的条件提供依据。实验通过选择营养较高且经济易得的小麦面粉代替细菌制成悬浮液作为食物用于培养宿轮虫,以得到宿轮虫的捕食特性。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的粒径是宿轮虫选择食物的重要指标,悬浮颗粒的粒径为2.5 μm时其种群增长最快,粒径小于10 μm时其能正常生长。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宿轮虫能够去除污水中不能以自由沉降形式去除的悬浮颗粒,同时为宿轮虫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2.
为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将小麦秸秆化学改性成一种可以有效吸附水体中磷酸根的生物碳质吸附剂,重点考察了氯化锌法改性小麦秸秆制备生物碳质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产品对水体中磷酸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为250 g/L、浸渍比为2.2∶1、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45 min时,所得的小麦秸秆生物碳质吸附剂的得率为37.85%,对磷酸根的去除率为99.33%。  相似文献   
493.
分别利用小麦、发光菌毒性测试技术研究了模拟丙烯腈废水以及几种处理工艺出水对小麦芽伸长、根伸长、发芽率和发光菌发光度的毒性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丙烯腈对小麦芽伸长的毒性影响最大;各类物质对小麦根伸长和发芽率并未造成毒性影响;其他物质对发光菌发光度的毒性最大。模拟废水对小麦芽伸长、根伸长、发芽率和发光菌发光度的毒性效应分别为:部分相加、部分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几种处理工艺出水对上述指标的毒性影响顺序依次是:模拟废水加成出水活性炭吸附出水Fenton法出水;Fenton法出水模拟废水加成出水活性炭吸附出水;Fenton法出水活性炭吸附出水模拟废水加成出水;活性炭吸附出水加成出水Fenton法出水模拟废水。比较几种处理工艺出水的毒性发现,几乎每种废水的毒性都有所降低,这说明几种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模拟废水的毒性,具有深刻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4.
小麦waxy蛋白亚基1D-SDS-PAGE分离方法改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麦waxy蛋白的提取技术和电泳后胶片的银染方法进行了改良:将无胚的半粒种子研磨成粉,用洗液浸泡2h代替蒸馏水浸泡过夜,并且去掉了用洗液反复洗涤和离心的程序;电泳后胶后的染色采用快速银染法代替常用的银染法,改良后的单向十二烷基酸钠聚丙烯酰胺胶电泳方法(1D-SDS-PAGE)具有省时、方便、经济和有效的特点,可适用于大批小麦材料的waxy蛋白亚基的分析,图1参5。  相似文献   
495.
小麦秸秆对硝基苯的吸附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小麦秸秆处理硝基苯污水,通过吸附试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小麦秸秆在不同条件下对吸附硝基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对硝基苯的吸附,在82h后能达到90%的去除率;溶液的pH值在6~7之间有利于吸附。这为小麦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农副产品的价值及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96.
《生态环境》2001,10(4):273-276
在北京潮土上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N2O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含水量较低,无论是反硝化损失氮量还是土壤的N2O生成排放量均不高.土壤的N2O生成排放量与反硝化氮量相当或低于反硝化氮量.玉米生育期土壤温度升高以及孔隙含水量有较大的改善,反硝化损失氮量、N2O生成排放量有明显上升.通常情况下土壤反硝化损失氮量与N2O排放氮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玉米十叶期追肥后的较短时间内,N2O总排放量明显高于反硝化损失氮量,说明至少在这一阶段中,硝化作用在北方旱地土壤N2O的排放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评价北方旱地农田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中,硝化作用的氮素损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97.
不同形态铝对小麦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铝在不同pH条件下的形态分布,测定了单核铝和多核铝对小麦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la和Alb激发了小麦根SOD活性;POD活性在pH≤5.0时被显著激活,而当 pH≥5,5,Ala与Alb浓度较低时PDD被显著地抑制;SOD与POD活性均在pH4.5,75μmol·l-1[Al]时达到本实验最高值,与Alb浓度的增加相关.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形态的铝对植物的致毒机理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98.
何孟常  杨居荣 《环境化学》2001,20(2):124-128
在体外消化酶模拟条件下,对小麦籽实中Cd,Pb蛋白质结合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实中存在的表观分子量为54.5×103和5.5×103的蛋白质-Cd,Pb结合体,在体外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分子量为54.5×103的Cd,Pb-蛋白质结合体不稳定,容易被胰蛋白酶分解,变成分子量为5.5×103的稳定的Cd,Pb-蛋白质结合体或更小的多肽.  相似文献   
499.
碳酸钙和粉煤灰对铅胁迫下小麦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盆栽和网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碳酸钙和粉煤灰对铅污染土壤的小麦幼苗生物效应、成熟期籽粒含铅量和蛋白质含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探讨了碳酸钙和粉煤灰缓解铅毒害小麦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轻度铅污染(铅为350 mg/kg)的小麦农田,1.0 g/kg碳酸钙或50 g/kg粉煤灰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铅对小麦的毒害;在重度铅污染(铅为600mg/kg)的小麦农田,1.0~2.0 g/kg碳酸钙或50~100 g/kg粉煤灰对小麦铅毒害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00.
为筛选出镉低积累品种的小麦,文章采用水培试验,设置镉浓度为3μmol/L研究小麦主产区的93个小麦品种苗期对镉的吸收转运特性,并从中选出5个不同类型的小麦进一步进行镉浓度梯度试验(1、3、9μmol/L)。结果表明,93个小麦品种根部镉含量远高于地上部,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分别为24.0~61.3 mg/kg和241.3~553.4 mg/kg;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为0.05~0.34,均<1。对93个小麦品种的地上部镉含量和转运系数进行聚类,将其划分为5个不同的类型,其中低吸收型有农大211、河农5290和周麦16等16个小麦品种,占比17.2%,镉浓度范围在24.0~33.4 mg/kg;低转运型有冀糯200、新麦26和烟农21等18个小麦品种,占比19.4%,转运系数范围在0.05~0.09。镉浓度梯度试验中,当镉浓度为1、3μmol/L时,地上部镉含量和转运系数最低的小麦品种均为低转运型冀糯200;当镉浓度为9μmol/L时,为低吸收型河农5290。综合分析小麦地上部镉含量和转运系数,可以优先考虑将低吸收型河农5290和低转运型冀糯200作为镉低积累品种用于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