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788篇
安全科学   826篇
废物处理   1193篇
环保管理   692篇
综合类   4932篇
基础理论   421篇
污染及防治   1162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738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608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针对化工行业含苯废水予处理困难之现状,利用高效新型吸附剂,对含苯废水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以测试吸附柱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量,并获得最佳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62.
高级氧化技术机理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包括Fenton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纳米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催化降解法及超声降解法等。介绍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3.
SBR法在处理啤酒厂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BR法处理啤酒行业废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效果明显。同时介绍SBR法工艺及作用。  相似文献   
64.
石灰石-石灰乳二段中和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实例说明石灰石-石灰乳二段中和法与传统的石灰乳中和工艺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和减少沉渣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65.
粉煤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作为一种新型的净水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脱色能力,价格低廉,运用前景广阔。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粉煤灰处理废水的资料,结合作者在这一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了粉煤灰处理废水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废水反硝化除氮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反硝化是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经NO2^-、NO、N2O被还原为N2。反硝化对NO3^-及有机基质呈零级动力学反应。文章还介绍了生物反硝化的生化反应,反硝化细菌以及基质、温度、溶解氧、PH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COD自动在线监测仪是环保部门监管企业治污设施运转和排污状况的一种科技手段。自2002年以来,我省就有计划地对全省重点老污染源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新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与污染防治设施纳入一体,实行了“三同时”制度。但有些排污企业,对这个安装在自家门口的“电子眼”,总是千方百计地做手脚,同环保部门捉迷藏。  相似文献   
68.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连续流试验,从“动态”角度考察COD/SO4^2-比改变引起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碱度(ALK)和末端产物(VFAs)等的变动及生态因子的叠加效应引发的优势种群变迁,分析了乙酸型顶极群落的稳定性及其发生定向性生态演替的规律,进而阐明了乙酸型顶极群落抵抗环境压力的内平衡与反馈调节机制,并指出乙酸型代谢和乙酸型顶极群落是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9.
SBR法处理中药材有机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BR法对中药材有机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DCR、BOD5、SS、NH3-H的处理效果,以及PH、水温、污泥负荷等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PHO 6.0-9.0、t为15-30℃、污沁荷0.3kgBOD5/kgMLSS.d,运行程序:进水0.5h(限制曝气)、曝气10h、脱氮1.5h,沉降0.5h,排水0.5h、闲置11h,周期时间24h时CODCR去除率88%、BOD594%、  相似文献   
70.
我国氧化塘工程技术进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金质 《环境工程》1990,(6):59-61,63
<正> 氧化塘净化污水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经了初创、衰落和复兴三个曲折发展阶段。现在利用的氧化塘工程技术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采用人工强化措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新型净水技术,与原始的氧化塘技术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1988年调查,我国已建设85座氧化塘,处理污水总量170万t/d,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2%,与1985年调查统计的38座氧化塘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