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869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578篇
基础理论   355篇
污染及防治   218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Straw bio-degradation by acidogenic bacteria and composite fung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composite microbial system, including a strain of Candida tropicalis (W3), a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m(WY3) and three strains of basidiomycete pL104, pL113 and C33, was chosen to degrade com straw.The final pH was acid owing to the inoculation of acidogenic bacteria, and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composite fungi system could produce complex enzyme to destroy the compact structure of corn straw.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mass of composite fungi could reach up to maximum when the pH value was 4.5. Through the bio-degradation by combining acidogenic bacteria with the composite fungi system, the cellulose, hemi-ceUulose and lignin degradation rates of corn straw powder were 26.36%, 43.30% and 26.96%, respectively. And the gross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 60.41%. This study provided the evidence for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a composite microbial system with high capability of degrading straw lignocelluloses in order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straw resource and protect rural ec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92.
湖泊湿地是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生态系统,在区域水资源调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沉积物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为探明银川市典型湖泊沉积物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银川市3个典型湖泊(阅海湖、鸣翠湖和犀牛湖)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4月、7月和10月采集表层沉积物,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并探究其与重金属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银川市3个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远小于40,生态危害指数远小于150,危害程度均为生态轻微危害.3个湖泊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各湖泊不同季节多样性有显著变化,群落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阅海湖、鸣翠湖和犀牛湖的优势种菌门(相对丰度排名前3)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下级阶元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银川市典型湖泊门水平分类上出现的主要差异物种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阅海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Cu、Fe、Mn、Zn、As和Pb显著相关,鸣翠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Fe、Pb和Cr显著相关,犀牛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重金属相关关系不显著.沉积物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对银川市阅海湖和鸣翠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是引起湖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3.
李雨桐  余海  刘坤  柏宏成  汪军  朱正杰 《环境科学》2024,45(3):1830-1839
邻苯二甲酸酯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其去除机制备受关注.为探究邻苯二甲酸酯在紫色农田土壤中的去除机制、关键微生物及功能基因,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目标污染物,分别设置含量为0、5、10和20 mg·kg-1的单一污染土壤,避光培养90 d,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探究其去除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DBP和DEHP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模型,半衰期介于17.0~38.2 d之间,5 mg·kg-1的DBP降解速率最快,依次快于10 mg·kg-1的DEHP、5 mg·kg-1的DBP、5 mg·kg-1的DEHP以及20 mg·kg-1的DBP和DEHP.第7 d和15 d的土壤样品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时间不断提升,且与DBP或DEHP半衰期呈反比.物种共现网络分析筛选出变形菌门的Pandoraea属为群落中的关键物种,可以用来指示DBP和DEHP污染程度.KEGG功能注释结果表明,Pandoraea在群落中负责酯键水解、苯甲酸降解、群体感应、ABC转运和双组分系统等功能,可以促进邻苯二甲酸酯上下游降解、细胞通讯和其它降解菌的生长繁殖,以此维持群落结构的稳定.由此可见,紫色土中,DBP和DEHP的去除效率取决于初始含量和自身性质,放线菌门的细菌在降解中扮演重要角色,Pandoraea在促进邻苯二甲酸酯降解和调节降解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中均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鄱阳湖湿地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参与并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为探明鄱阳湖湿地土壤细菌分布规律,分析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全部细菌(AW)和湿地外围周边土壤全部细菌(AS)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又结合可培养方法和qPCR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湿地可培养细菌(CW)和湿地外围周边土壤可培养细菌(CS)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研究发现鄱阳湖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低于湿地外围周边土壤细菌,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两种土壤环境中共有的细菌优势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热脱硫杆菌门也是存在于两种土壤中的主要菌门,但相对丰度均差异显著;网络分析显示湿地土壤较周边土壤细菌网络结构更简单.采用可培养方法获得的不同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明显.但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功能基因的拷贝数高于周边土壤,其中参与氮循环的UreC基因和参与碳固定的acsE基因在两种土壤可培养细菌中相对丰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挖掘调控、维持湿地土壤养分循环和促进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潜在有益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筛选出一株对产贝毒赤潮原因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tense)具有强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S03,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菌株BS03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和溶藻代谢产物的初步性质.结果发现,菌株BS03属于微泡菌属(Microbulbifer sp.)相似性达99%;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杀藻效果具有一定浓度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处理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菌株BS03对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都表现出较好的杀藻效果,其中对处于延滞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出最佳的杀藻效果,处理96 h后,抑藻率达98.17%;不同生长期菌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溶藻作用无明显差异;菌株BS03通过间接作用方式溶藻,所分泌的胞外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小于1 kDa,耐酸碱、具热稳定性,推测为非蛋白质、非核酸和非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996.
办公室里桌面的细菌数量比厕所里的细菌数量高出400倍,为了自身的健康,你得给自己列出一份杀菌清单。大门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出入你公司大门的同事、客户、物业人员、上门推销员、快递、送餐的……上百双手接触过的那个门把手同样也是你每天必须接触的。在这个使用频率颇高的门把手  相似文献   
997.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及微生物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微表层、表层的关键水质因子及几种重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每月1次的周年调查.结果显示,珠江广州河段微表层对氮磷营养盐及微生物均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中大码头水体微表层对TN和TP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23和1.08、鱼珠码头分别为2.23和1.30,且氮、磷营养盐含量高.两站点水体的细菌总数大多在104~106 cfu/mL,微表层水体对细菌总数的富集系数高达26.03和3.75.中大码头微表层、表层粪大肠菌群的年均值分别为(7.01±2.43)×103个/mL、(2.75±0.73)×103个/mL,鱼珠码头为(4.81±1.84)×103个/mL和(2.45±0.73)×103个/mL.相关分析显示,粪大肠菌群的数量与大肠菌群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表明珠江广州河段受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998.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植被恢复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植被恢复良好的区域内镶嵌分布着大面积藓结皮和藻结皮,其在防风固沙、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地表土壤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该区域不同生物土壤结皮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差异,选取藓结皮和藻结皮镶嵌分布的地表覆盖区设置取样点,分别对藓结皮和藻结皮进行细菌和真菌的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生物土壤结皮中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α多样性趋于一致,仅反映细菌群落丰富度的ACE和Chao指数在藓结皮中显著高于藻结皮。不同生物土壤结皮形成以微枝形杆菌属、红色杆菌属、地嗜皮菌属、芽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土壤红杆菌属、微红微球菌属、类诺卡氏菌属和苔藓杆菌属等为主要类群的细菌群落结构以及以赤霉菌属、Knufia、被孢霉属、石果衣属、链格孢属、Bahusakala、Phaeomycocentrospora、光黑壳属和Omphalina等属为主要已知类群的真菌群落结构。藓结皮中,红色杆菌属细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藻结皮,而苔藓杆菌属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藻结皮。藓结皮中,Knufia、Bahusakala、Omphalina、Lam...  相似文献   
999.
为解决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中利益博弈问题,探究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共生形成过程,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以管理者和员工为主体的共生决策博弈模型,并通过稳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探究各主体共生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博弈主体的共生决策与共生效益、收益分配系数、共生成本、机会主义收益、问责惩罚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分析16种不同参数情形,得到4个演化均衡点;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检验模型准确性,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共生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河流中的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参与者,能反映河流健康状况,其群落生物指标具有评估城市河流生态状况的潜力。通过调查深圳河流域内深圳河、布吉河和福田河3条河流中的浮游细菌群落,构建了生物完整性指数(Ba-IBI),评估了该流域的健康状况。基于河水浮游细菌的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通过差异性检验、箱线图筛选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从163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微丝藻菌目相对丰度及门水平Simpson多样性指数作为核心指标,构建Ba-IBI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深圳河流域内的20个位点中处于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一般状态和较差状态的位点数分别为7个、4个、5个和4个。其中,深圳河处于一般和较差状态的点位比例高达85.7%;健康状况从上游到下游逐渐恶化;整体健康状况较差。布吉河和福田河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处于亚健康状态。各采样点Ba-IBI得分与水质状况的相关性较高(R=0.77,P<0.01),表明Ba-IBI能有效评价城市河流的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市河流的修复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