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627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1425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206篇
评价与监测   33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赵大传  杨厚玲 《化工环保》1996,16(6):346-350
对焦化厂蒸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GC/MS分析,发现酚类,吲哚,喹啉和硫醇是主要污染物成分。对旨在降低蒸氨废水硫化物含量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CWZ-01吸附剂的吸附法能使废水中硫化物降至30mg/L以下。  相似文献   
72.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6,26(6):524-524
日本Tosoh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金属粉末,可使受氯代脂肪族化合物污染土壤的修复速度比使用生物法或离子化方法的速度快10倍。这种被称为MA-FN20的粉末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氯原子从污染物中剥离出来,生成可溶性氯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然后再用常规方法去除。  相似文献   
73.
硫化物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静 《环境技术》2006,24(1):26-28,4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的各种脱硫技术.分析总结了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氧硫比、溶解氧浓度、硫化物浓度、化学氧化、微生物菌种、pH值、温度等因素.提出了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将脱硫和单质硫的回收和为一体,是一种安全、低成本将含硫废液变废为宝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4.
生物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废气中大多含有低浓度的苯、甲苯、苯乙烯、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治理VOCs污染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部分。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具有运行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过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20世纪80年代生物法在欧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于90年代以后也开始了生物处理VOCs废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75.
《中国环保产业》2005,(6):47-47
由福州嘉园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JY-C型有机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治理含挥发性物质的有机废气。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活性炭吸附-热力脱附-催化再生工艺原理,理论基础为活性炭吸附解析机理和气-固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蜂窝活性炭对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分子间力和未饱和化学键力的作用下,低  相似文献   
76.
欧美等国家对于O_3污染的研究开展较早,已建立较成熟的O_3污染生成、扩散及空气质量等模型。文章主要介绍评述了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计算O_3前体物的相关模型(MOVES、NONROAD、SMOKE、EMFAC和EDMS),从基本原理和功能、污染源类型、研究尺度、所需参数等方面对比分析各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综述其国内外研究应用情况;讨论了中国在这些模型的使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加强开展模型计算结果验证和基础实验获得本土化的模型参数,以及中国开发的相关模型的优势和适用性等。  相似文献   
77.
卢衍波  赵磊 《化工环保》2019,39(6):660-665
采用催化氧化技术对某石化企业苯胺、硝基苯等生产装置和罐区的含氮挥发性有机物(NVOCs)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建成了一套20 000 Nm~3/h规模的安全高效处理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WSH-2N型蜂窝状Pt-Pd-Ce催化剂,在高效氧化有机物的同时,高选择性地将有机氮转化为N_2。运行结果表明,净化气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低于15 mg/m~3,非甲烷总烃去除率大于99%,NO_x质量浓度低于10 mg/m~3,苯、苯胺、硝基苯、环己烷等特征有机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检出限,各项指标优于国内外现有技术。  相似文献   
78.
美国光化学污染监测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光化学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应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光化学监测网络,完善光化学监测的技术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为重点地区光化学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监测数据支持。研究在总结美国光化学评估监测网络发展历程、运行及其监测目标、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光化学监测目标、制定优先监测VOCs名单、完善光化学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光化学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开展VOCs源解析等建设中国光化学监测网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9.
通过分析化工企业典型开、停车过程的排污节点,表明停车过程中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装置退料结束后挂壁、底部滞留和内部空间蒸气等滞留在设备内部的残余物料。在总结化工装置停工放空过程中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来源的基础上,讨论并提出大气污染排放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80.
张丽艳 《环境与发展》2020,(4):191-192,194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秦皇岛市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2019年秦皇岛市重点排污企业VOCs的排污量、区域分布、排放行业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秦皇岛市重点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为6875.83t,排放量最大的区域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比51.1%;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总排放量的33.5%;溶剂使用源的排放量最大,占比5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