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通过把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程序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中进行实例研究,分析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产生根源,探讨在化工企业安全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的一种全新操作方法,以减少人因失误,持续改进根除习惯性违章行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填料塔处理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净化甲苯专用菌种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技术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在0.8m^3/h、进口浓度为105mg/m^3、停留时间18.3s时,甲苯的去除率可达到61.90%,出口甲苯浓度低于国家对现有企业的排放标准(≤60mg/m^3)。适宜的操作温度应控制在19~25℃之间,氮磷营养添加量的配比应控制为C:N:P=200:5:1,操作压降与气体流量呈线性关系。结合实验数据,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监测实验,对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密闭进样,先加还原剂和多次通气使仪器读数回零的操作方法,其数据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可满足实验室允许差的要求,同时采用校准曲线点进样体积中汞含量与峰值读数关系绘制校准曲线,避免了试样制备取样体积,还原瓶进样体积和稀释进行体积而引起计算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5.
根据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2号修改单附件三的要求用酚酞试纸检测压力容器焊缝、接管等是否存氨渗漏,但将酚酞试纸贴满各接口,可操作性极差。于是研究出以下“酚酞试纸检测氨渗漏操作方法”,经试验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有效,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保障清洁生产审核取得成效的基本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弥补目前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缺乏具体追踪思路及规范化操作模式,基于物质流分析原理,通过归纳总结长期审核工作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旨在保障清洁生产审核取得成效的追踪思路及规范化操作模式。在审核方法学研究基础上,得到以下结果:(1)首次将传统的"废弃物"这一术语分解为4种不同的残余物质流概念,并由此明确了"优先考虑单元残余物的最小化,其次是最小化后的单元残余物之再利用,然后才是其再循环"的残余物预防层次原则;(2)首次将单元操作输出的直接工艺残余物划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有组织有目的的残余物、有组织无目的的残余物、无组织有目的的残余物、无组织无目的的残余物,并根据其产生原因的共性与特点对这4种类型的单元残余物分别提出了明确有效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7.
TH-880Ⅲ型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主要用于对各种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烟尘进行全自动等速采样,是由武汉天虹智能仪表厂在Ⅱ型仪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它采用微电脑化,能全自动跟踪烟气进行等速采样,操作平面为全中文菜单,操作简单,抽气泵与主机一体化,大大的降低了监测工作者的劳动强度。1 TH-880Ⅲ型烟尘采样仪的主要特点1) 采用进口高精度微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全部参数实现程序控制,数据自动处理,测量数据自动打印并存入主机。2) 由皮托管测量动压,根据现场实测烟气温度,自动计算烟气流量,自动…  相似文献   
18.
水体各组分吸收系数的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水体水色组分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其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采用0.22 μm聚碳酸酯滤膜过滤后的过滤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换算得到.总颗粒物吸收系数采用定量滤膜技术得到,并总结了文献中各种光程放大因子β的校正方法.综合分析了甲醇浸泡提取法、次氯酸钠漂白法和数值分离法区分浮游藻类、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缺点.最后对水体组分光谱吸收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徽省庐江台在日常的维护和标定工作中所取得的数据为依据,结合多次检查标定的经验,简述了SD-3A型自动测氡仪在日常观测和检查标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仪器工作方式的选择、及时调整仪器工作高压、仪器避光问题、标定气路选择等,文章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仪器产出的数据真实、连续、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