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安全科学   68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56篇
综合类   1573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167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以同江市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为例,论述了水质采样系统、配水系统、测试系统、数据检验和传送系统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32.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系统工程理论,初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据此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3.
环境监测中低于检出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在处理低于检出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所普遍采用的简单替代法的统计处理方法所存在的某些缺陷和不足,本文重点介绍了百分位数值法,分布法和强估计法在环境质量监测中对低于检出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等值曲线的绘制是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采用优化的黑白域矩形网格序列法,结合VB.NET环境下Metafile对象提供的矢量图形绘制新技术,可在一次数据扫描过程中同时实现黑白域划分、黑域边界提取、等值点拟合计算及序列化、等值线绘制等操作,计算量小、效率高、代码量少,可绘制任意浓度等值线,且等值线不相切.  相似文献   
35.
汪劲 《环境保护》2005,(3):28-32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评审批争议事例和“环保风暴”所涉违法开工项目的分析,结合国内学者就环评有效性调查所得出的结论,论证了我国环评有效性较低问题的制度根源,提出了完善环评法具体制度措施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6.
水环境监测点位优化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倪云龙 《环境科技》2007,20(2):58-60
根据雨山湖的环境特征和水质状况,在加密监测获取更多的信息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定量分析,选用主成份分析统计模式,用编制计算机程序处理数据,获得优化点数和确定点位.经可靠性检验证明优化方案完全能满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万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167-170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渣,灰渣存放需占用大片土地,并产生严重的扬尘问题.传统的水力出渣,需大量消耗水资源和电能,改造成干排渣系统,将大幅度地节省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提高灰渣的利用率,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宝钢电厂灰渣系统改造的实践对比,用具体数据说明了电厂灰渣干法处理的环境效益,此改造项目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38.
数据库技术在地震目录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地讨论了Access数据库在地震目录处理中的应用。采用DAO技术和ADO技术,讨论了在Visual Basic 6.0建立Access数据库的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9.
与常规方法不同,根据全国58个基准气象台站10年的日记温度湿度数据采用每天2点、8点、14点、20点的4次数据统计了各台站3种临界相对湿度(80%、70%、60%)时的年润湿时间,并对比分析了24次(每天整点)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表明:从这两种数据所统计的相应有效年润湿时间非常接近,而且随着临界相对湿度值的降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证实了采用4次数据统计年润湿时间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全国550多个基本气象台站所上报的4次温度湿度数据来研究全国润湿时间分布规律,为评估我国各地的大气腐蚀等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利用t检验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对黄河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过滤后水样的EC50比未过滤水样的EC50高,但是过滤前后24h-EC50和48h-EC50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过滤前后72h-EC50和96h-EC50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未过滤的水样泥沙含量阻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2)试验过程中水样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颗粒物中吸附的铜再次发生了解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