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安全科学   79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939篇
基础理论   218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1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采用微信宜出行数据、传统规划数据,探索南京市河西和仙林新城的空间活力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在空间层面,河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集聚特征,仙林活力分布与高校区位高度匹配。(2)在时间层面,河西呈"降—升—降—升—降"的波动特征,仙林呈"降—升—平缓"的波动特征。(3)工作日的河西活力集中在居住区,休息日集中在商业区;仙林在工作日和休息日无差异,均分布在高校区及其周边的商业区。  相似文献   
922.
923.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筛选出6株异养硝化细菌,将异养硝化细菌扩大培养后,建立SBR反应器并进行了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在SBR反应器进入稳定运行阶段时,可以观察到系统对于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2.96%左右,表现出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出水亚硝酸盐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最大值不超过3.84mg·L-1;COD的平均去除率为54.72%,基本实现了同一反应器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的共同去除。异养硝化SBR反应器温度为29℃时,反应器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能力最大为82.28%和47.27%;在pH值为8.0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80.15%。C/N〈4.5时,随着C/N比的增加,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快速增加;在C/N为6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87.62%。  相似文献   
924.
以2005-2014年湖北省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为基础,通过对时间序列图分析可知,该省工矿企业事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另外,依据安全系统特征属性,系统近期的状况相对远期的状况对未来预测更具有影响力。因此,各个季节数据的权重应有所不同。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情况,提出对4个季节建立不同的线性加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组合,形成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组,进而对2015-2016年各个季度进行预测。最后,与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比较可知,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组的方法建立的模型显著性、拟合度更高,并且模型的可读性更强、更简单。  相似文献   
925.
几种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生素在不同的暴露时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变化规律。本文以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96孔微板为暴露实验载体,5种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氯霉素、双氢链霉素、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链霉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在C.pyrenoidosa生长周期内选取6个暴露时间节点(即0、12、24、48、72和96 h),建立了抗生素在不同暴露时间对C.pyrenoidosa生长抑制毒性的微板测试方法(简称T-MTA),并应用T-MTA方法系统测定了5种抗生素对C.pyrenoidosa在不同暴露时间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抗生素对C.pyrenoidosa生长抑制毒性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特征,即在开始的时候基本无毒性,而后毒性迅速增加,然后毒性增加速度减慢;不同抗生素的毒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增加速率不同;同一暴露时间内,5种抗生素对C.pyrenoidosa的毒性大小不同;且毒性顺序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26.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生物转鼓过滤器(RDB)反硝化去除NO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RDB中存在16种优势菌,并且沿填料径向不同位置的DGGE图谱差异性不大,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通过DGGE图形比较和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发现在RDB内加入CuⅡ(EDTA)络合剂后,NO去除率上升,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先增加后又下降,但群落结构变化不显著.对DGGE图谱中8条主带进行回收、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RDB中微生物群落主要由Cytopah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CFB)group Bacteroides、β-Proteobacterium、γ-Proteobacterium和Clostridium sp.组成.反硝化功能与条带G-5(属于γ-Proteobacterium)和G-6、G-8(属于β-Proteobacterium)所代表的菌种相关,相似性≥98%.G-3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2个最相似序列的相似性只有93%和92%,表明这个条带所代表的微生物可能为新的未培养微生物.  相似文献   
927.
滑坡发生时间预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非常重要,准确的预报能够有效预防灾害发生可能造成的灾难性结果。为解决当前滑坡预报中仅仅实现对滑坡位移等相关参数的预测和估计,而未最终计算出滑坡发生时间的问题,提出采用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MOG‐HMM)建立滑坡发生时间预报模型,即对滑坡灾害演化过程全周期数据利用混合高斯算法计算出宏观信息预报判据,与隐马尔科夫模型中的状态相匹配,建立滑坡演化状态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全周期数据的多个状态,当需要对实时采集的位移数据进行时间预报时,首先利用解码算法对当前数据解码,即计算出其属于滑坡的哪个状态,然后利用Dijkstra最优路径规划算法,计算出从当前状态到达滑坡发生状态的时间,实现滑坡发生时间预报。通过对新滩滑坡和卧龙寺滑坡灾害全周期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滑坡发生的时间,同时利用评价指标对预报的结果进行测试,符合预报指标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28.
目的 研究武器装备在温度环境试验过程中温度的测量方法和温度平衡稳定的时间。方法 利用直接测量方法对3种典型装备进行温度响应时间测量和分析,找出不同类型装备的传热规律,明确其温度环境试验的作用机理,确定装备的温度平衡时间。结果 通过多项试验测试的数据分析了武器装备温度试验应力的选取,在低温和高温工作试验时,整体温度平衡所需时间应适当延长8~10h,高温贮存时间偏短,应适当延长4~6h。结论 在武器装备温度环境试验中,应根据自身性能特点获得装备的真实温度相应特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敞开武器装备的密闭空间,加快热交换,以缩短达到温度平衡的时间。对于关键及敏感部件,应实时进行温度响应测量,保证试验量级选取的科学合理,为装备环境分析及试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9.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沿江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显著提高了区域整体可达性,且促进了可达性的均衡化;区内联系可达性、区外联系可达性及总体可达性三者格局特征不同,路网构建所形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别;东部及北部地区可达性变动幅度小于西南部地区;根据可达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及方向,可将节点归为相对可达性下降、相对可达性稳定及相对可达性上升3类。  相似文献   
930.
地震序列下桥梁连梁装置的防落梁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类地震序列中,主-余震所占比例最大。主震震级越高其余震的震级亦越高,对结构的破坏越大。桥梁结构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工程,其在整个地震序列发生时应确保通行,起到生命线工程的作用。选用集集地震序列对桥梁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发现结构在主震作用下梁墩相对位移过大、主梁发生落座,余震作用下结构有发生落梁的可能。对结构设置防落梁装置,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连梁装置可有效抑制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提高结构抗推能力与整体性,保证了结构在整个地震序列中不发生落梁震害。在抗震分析中,应考虑到强余震对结构带来的影响,保证损伤结构在地震序列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