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11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982篇
基础理论   479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endosulfan-degrading bacterial strain Alcaligenesfaecalis JBW4 was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This strain is able to use endosulfan as a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train JBW4 and for biodegradation by this strain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metabolic products of endosulfan degrad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maximum level of endosulfan biodegradation by strain JBW4 was obtained using broth at an initial pH of 7.0, an incubation temperature of 40℃ and an endosulfan concentration of I00 mg/L.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sulfan wa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Strain JBW4 was able to degrade 87.5% of α-endosulfan and 83.9% of β-endosulfan within 5 days. These degradation rat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bacterial strains. Endosulfan diol and endosulfan lactone were the major metabolites detec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endosulfan sulfate, which is a persistent and toxic metabolite, was not detected.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faecalis JBW4 degrades endosulfan via a non-oxidative pathway. The biodegradation of endosulfan by A. faecalis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Additionally,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strain JBW4 may have potential for the biodegradation of endosulfan residues.  相似文献   
972.
王强  宗友健  雷婷  吴俊伟  张萌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12):4057-4066
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检测重金属、氰化物和抗生素等污染物,但将其应用于检测农药的研究极少.为此,探究了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对溴氰菊酯、敌百虫、百菌清、莠去津和烟嘧磺隆5种典型农药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5种典型农药的响应(产电抑制率)均与其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溴氰菊酯、敌百虫、百菌清、莠去津和烟嘧磺隆使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产电抑制率达到10%的质量浓度分别低至0.016、0.070、0.013、0.005和0.033 mg·L-1;中毒后,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的恢复时间随农药浓度的增加而延长,但240 min内均可快速恢复稳定;另外,这5种典型农药所配制的不同混合农药的生物毒性均高于单一农药.以上结果表明,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对这5种典型农药的响应灵敏,检出限较低且中毒后恢复速度快,具有快速检测和预警水体农药污染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3.
国外二恶英污染及有关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论述了二恶英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来源;二恶英的毒性;日本、美国、德国等国二恶英污染状况及各国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974.
目前农村农药使用量较大,农民在使用完农药后随便丢弃农药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瓶等包装物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些农药包装袋、瓶等在农村越积越多,不仅严重污染周围环境,还给人、畜安全带来横祸。  相似文献   
975.
水溶性农药稻田流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43-46
  相似文献   
976.
周学双 《环境保护》2007,(5B):50-54
目前使用的农药从研制、生产、包装、运输、使用直至废弃物处置等诸多环节,均存在严重的环保问题:不仅存在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以及使用等环节的技术问题,还存在全过程的环境监管、质量监督等管理问题;不仅存在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与退化等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还存在食物链污染、基因变异、食品安全等长期隐患。农药的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77.
四种农药对硅类的毒性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78.
除草醚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草醚的气相色谱测定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王逸虹,侯定远除草醚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施用于大田作物。由于使用广泛,土壤、水及农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除草醚具有较高毒性,国家环保局已将其列入水中68种重点控制污染物名单中。环境试样中除草...  相似文献   
979.
980.
以典型断陷式高原湖泊剑湖为采样点,采集剑湖表层沉积物样品31个,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23个和潜在污染源地表土样品24个,分析OCPs(有机氯农药)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源及迁移途径,评估其生态风险.研究表明:①剑湖表层沉积物中检测出5种OCPs,含量为异狄氏剂酮异狄氏剂醛狄氏剂七氯δ-HCH,总OCPs含量为0~1.92×10~3 ng·g~(-1)(干重),均值为(340±400) ng·g~(-1).②七氯、异狄氏剂醛和异狄氏剂酮的检出率高,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7.9、50.6和1.85×10~3 ng·g~(-1).三者分布均呈现西南湖湾区北部湖湾区湖心区的特征,其中七氯和异狄氏剂醛的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R~2=0.760).③工厂类潜在污染源的污染贡献大于农田和居民区.七氯的主要潜在污染源为金龙河支流中上游的煤矿开采区(624 ng·g~(-1));异狄氏剂醛为狮河下游的木雕加工区(4.32×10~3 ng·g~(-1));异狄氏剂酮为流域南部的采石场(3.07×10~3 ng·g~(-1)).3种OCPs的主要迁移途径为入湖河流输入,大气沉降可能为其另一迁移途径.④采用U.S.EPA(美国环保署)临时沉积物基准和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沉积物质量基准分别对上述3种OCPs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生态风险异狄氏剂酮七氯异狄氏剂醛,异狄氏剂酮可能会对剑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