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74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A review of atmospheric mercury emissions,pollu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ercury, as a global pollutant,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current state of atmospheric mercury emissions, pollu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i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ith about 500-800 t of anthropogenic mercury emissions, China contributes 25%-40% to the global mercury emissions. The dominant mercury emission sources in China are coal combustion,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cement production and iron and steel production. The mercury emissions from natural sources in China are equivalent to the anthropogenic mercury emissions. The atmospheric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China is about 2-10 times the background level of North Hemisphere. The mercury deposition fluxes in remote areas in China are usually in the range of 10-50μg·m^-2·yr^-1. To reduce mercury emissions, legislations have been enacted for power plants, non-ferrous metal smelters and waste incinerators. Currently mercury contented in the flue gas is mainly removed through existi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for sulfur dioxide, nitrogen oxides, and particles. Dedicated mercury 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required in the future to further mitigate the mercury emission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12.
电解锌冶炼废渣收集、转移、贮存与利用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是困扰铅锌冶炼行业的瓶颈问题之一.对典型电解锌冶炼各工艺段废渣及原矿中的重金属组成与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废渣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典型电解锌冶炼原矿中存在高含量的Zn、Pb等重金属元素,各工艺段废渣中Zn、Pb、Cd和M n等元素含量较...  相似文献   
113.
简讯     
国家六大再生资源项目将落户大连记者近日从在大连市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获悉,5年内,国家六大再生资源项目将落户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其中国家级"城市矿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再生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六大再生资源项目建成后,大连国家生态工  相似文献   
114.
我国原铝冶炼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内原铝产量不断增加,原铝行业碳排放及其计算方法备受关注. 针对我国原铝冶炼过程原料类型、能源结构复杂的特点,对国内外已有碳排放核算框架进行细化,从物料、工序、工艺3个层面构建了复杂的原铝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模型. 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原铝冶炼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进而形成模型的基础数据库. 利用上述模型对我国2011年原铝冶炼过程碳排放进行核算. 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氧化铝生产工艺结构、电解铝行业分布区域的电网能源结构,我国原铝冶炼系统CO2排放因子(以铝锭计)为14.70t/t. 电解铝生产过程电耗相关排放占70%,南方电网区域电解铝生产电耗相关CO2排放分别比华中、华北地区低13%、30%. 原铝冶炼行业可通过优先选用碳排放因子较低的物料、淘汰落后氧化铝工艺、开发引进低温低电压工艺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实现物料、工序及工艺的多层次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15.
借助苔藓对广西河池锑冶炼区周边大气中的10种重金属(Sb、Pb、As、Cu、Cd、Mn、Fe、Al、Ba、Sr)的分布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苔藓可有效反映重金属的沉降. 苔藓中w(Sb)、w(Pb)、w(As)和w(Cd)的范围分别为41.0~5.77×103、1.05×102~1.39×104、25.0~1.07×103和8.00~263 mg/kg,分别是背景值的1.5~213.6、24.5~322.5、3.6~1 980.9和3.2~105.2倍. 元素相关性的主成分分析表明,Sb、Pb、As、Cd和Cu为密切相关的一类元素,来源于原料矿石的冶炼排放;Mn、Fe和Al为第2类,主要来源于燃料煤的释放,此外,Mn还可能来源于城市气溶胶的输送和水泥厂的排放;Ba与Sr为第3类,来源与扬尘有关. 随着采样点与冶炼厂烟囱距离的增加,w(Sb)、w(Pb)、w(As)、w(Cu)和w(Cd)呈非线性下降,可用方程y=ae-x拟合. w(Sb)与w(Pb)的衰减速率相似,而w(As)衰减要快于二者.   相似文献   
116.
117.
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重金属污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提升重金属重点排放源铅锌冶炼行业废水排放管控水平,本文聚焦黄河流域中上游典型地区某铅锌冶炼企业,研究了不同产污环节排放废水中重点重金属排放特征及达标情况,并从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测算了不同冶炼工艺流程碳排放强度、不同产污环节排放废水处理过程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1)采用氧化法+硫化钠除汞+石灰中和+生物制剂法+除铊稳定剂的组合处理工艺,污酸废水中总铅、总镉、总汞和总砷的排放浓度均可稳定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特别排放限值要求,以处理后各重金属日最大检出浓度的90%分位数作为参比浓度,该处理工艺对总铅、总镉、总汞的去除率分别为98.2%、99.8%、99.9%.(2)铅锌冶炼企业污酸车间地面冲洗水应全部纳入污酸车间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避免铅、镉、汞、铊等重金属废水稀释排放,长期汇入黄河干流富集造成潜在环境风险.(3)锌冶炼过程重金属主要富存于固相颗粒和液相颗粒中,污酸废水(废气洗涤制酸废水)中总铅、总镉、总汞、总砷产污系数分别为4.83、4.33、7.02、0.01 g/t(以...  相似文献   
118.
金J11集团铜j台炼厂(简称铜冶炼厂)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流程生产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利用火法和湿法冶炼工艺,处理铜精矿和外购冷铜原料,全厂现有职工2867人,共设8个生产及辅助车间和9个职能科室,拥有合成炉、自热炉、倾动炉等26座大型冶金炉窑和2900多个电解槽。2009年以来,铜;台炼厂坚持将“金川五阶段”的普遍原理与铜〉台炼厂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9.
目前锌冶炼重金属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沉淀法(石灰或硫化中和),它能快速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但净化水硬度高而无法实现大规模回用,制约了对废水的综合利用.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可同时实现对镉、砷、铅、锌、汞、铜等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同时生物制剂兼有高效絮凝、协同脱钙作用,处理后的低钙净化水可以实现大规模回用.文章通过对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在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锌冶炼废水深度治理工程的运用进行分析,阐述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的技术特点、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0.
雷敏  田伟 《环境教育》2013,(9):58-59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现今的资源开发型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和资源紧缺的双重影响下,只有依靠不断地科技创新,不断地更新优化生产工艺,不断地淘汰落后的产能,不断地技术研发储备先进的发明专利,才能使企业,使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从事有色金属开发的江西江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