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1445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30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洛阳分公司恶臭污染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洛阳分公司恶臭污染源,提出了解决恶臭污染的常用方法及对洛阳分公司恶臭污染源的控制及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2.
国务院确定的到2000年所有工业企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必须实现达标排放,重点城市按功能区达标,对污染物排放实验总量控制,这是必须完成的限期令,针对抚顺城市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四抓四促进”的做法,对污染企业实施“四个一批”促进全市工业企业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133.
厦门杏林湾水库水质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玉琴 《福建环境》1999,16(1):19-21
以pH、DO、CODMn、BOD5、NO3^--N、NO2^--N、NH3-N、OIL为参评因子,采用超标分类评价法,分析了杏林湾水库近7年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991年、1993年、1996年杏林湾水库水质类别为V类,其余4年为Ⅳ类。通过杏林湾水库周边污染源状况分析表明,面源污染是水库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34.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宋春生 《福建环境》2001,18(5):38-41
随着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该文就室 内空气污染的几种类型及主要的污染物和危害进行初步阐述,以引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5.
136.
“八五”期间,海阳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很快,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各项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实施烟台市环境保护“538”系统工程和全面控制环境污染“CCP”系统工程,使全市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本文系统分析了1991 ̄1995年海阳市的环境监测数据,结合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剖析了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据此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和“九五”期间的污染防治对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7.
关于环境自动监测的系统设计和方案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红  王悦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3):111-112,115
根据上海市环境监测的现状,分别从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放、水和废水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自动监测的设想和网络优化设计,并探讨了有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8.
实验室已成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本文介绍了其污染种类、污染方式和途径.分析了我国目前对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的管理状况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实验室污染环境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9.
金昌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金昌市九五期间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和工业污染源及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0.
固体废物填埋场甲烷气生成与减少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范平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6):34-36,39
填埋场为甲烷菌产生甲烷提供了厌氧条件和富有机质的环境。有资料表明,全球填埋场甲烷释放量估计值为9×10~6~70×10~6t/a。据研究表明,受湿度、温度、pH和营养成分诸多变量的影响,填埋废物的最大甲烷产量约为0.06~0.13m~3/kg(干重)。在一定区域,甲烷年产生速率变化可以超过一个数量级。填埋场甲烷的归宿有3个:被覆盖土中的甲烷氧化菌氧化为CO_2后释放;通过填埋场覆盖上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燃烧利用而产生CO_2。因此,有必要采取减少CH_4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