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20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42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近日,深受信赖的安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领袖HIDGIobal正式推出全新的--Crescendo C1150智能卡套装。新产品通过提供一个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多项门禁及电脑桌面登录的综合应用,包括在登录PC和访问虚拟专网(VPN)时,进行双因子验证:建立基于公开,专用密钥基础设施(PKI)的数字签名;产生一次性密码(OTP);增强对静态数据的保护以及确保数据安全传输。该解决方案还同时满足多种门禁需求。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一种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可用于完成视音频信号的采集、MPEG-4编解码和传输三大功能.文中给出了用视频采集模块、音频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模块、以太网传输模块等组成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同时给出了主要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3.
利用1970—2000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上风向共14个基准气象站的沙尘天气与相关气象因子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风速、相对湿度与沙尘天气的相关关系最显著;同时,对能见度与沙尘浓度观测值的分析得出,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用能见度、风速、相对湿度构建了沙尘强度特征指数,该指数与这3个因子均呈非线性关系,指数值越大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大,反之,指数值越小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小。经验说明,沙尘强度特征指数与相应沙尘浓度观测值有着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该指数从气象和环境两个方面反映了沙尘天气的强度特征。  相似文献   
54.
55.
采用来源解析的方法对2020年成都市发生的一次较为严重的臭氧污染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呈现从清洁-污染-清洁的变化趋势,污染持续时间长达9d,最大臭氧小时浓度达到258.8μg/m3.气象因素在成都臭氧污染中的影响不可忽略,其中温度与臭氧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东北风主要出现在污染前和污染后,可能起到稀...  相似文献   
56.
基于数据驱动思想,以城市内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目标站点与周边站点间PM2.5浓度、风向、风速、欧几里得距离等参数的多元线性关联回归模型,使用梯度下降算法学习得到各参数权重系数,计算得出周边站点对目标站点PM2.5传输贡献,并评估了模型的可行性.以北京市丰台花园(FT)为目标站点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FT站点PM2.5浓度为82μg/m3,周边站点大兴(DX)、房山(FS)、亦庄(YZ)、东四环(DS)、古城(GC)和万柳(WL)浓度分别为93,82,80,79,77,71μg/m3;FT站点PM2.5浓度与上一时刻周边站点WL、GC、DX、YZ的相关性分别为0.634、0.631、0.608和0.601,显示其对FT站点PM2.5污染传输显著;建立的4个季节关联回归模型RMSE值分别为13.22、11.74、12.51和13.22,PM2.5模拟浓度与监测浓度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WL、DX、YZ、GC分别是对应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FT站点PM2.5污染传输贡献较大的站点,其贡献值分别为1.61%、1.71%、2.20%和8.57%.该模型解析的结果可为北京市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提出的PM2.5传输多元线性关联回归方法同样可用来解析其他城市内部尺度PM2.5传输关联,为挖掘城市内部PM2.5传输路径、精准溯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7.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沙尘源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出发,对2021年中国北方首次沙尘天气事件每日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沙尘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源区内异常增温,降水稀少的气候背景下致使大面积裸露松散的土壤含水量较低,为大范围,高强度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频繁活动的冷空气,是沙尘天气爆发的动力因子.沙尘在强风中沿东南方向向下游地区输送和扩散,中国西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地区和江南北部等地先后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迅速恶化,首要污染物为PM10.此外,沙尘气溶胶东移也波及朝鲜半岛,日本等下游地区.在输送过程中,内陆地区沙尘主要分布在1~6km,而下游地区的沙尘则集中分布在2km高度附近,粒径较大的沙尘出现在近地表的频率较高,较小的颗粒主要分布在对流层中下层.  相似文献   
58.
以和田市2020年夏季PM_(2.5)、PM_(10)为对象,文章分析测定其中14种元素含量,通过富集因子、地质积累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4种方法评价元素污染特征。利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中重金属元素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采样期间PM_(2.5)、PM_(10)浓度超标明显,超标天数均超过80%。(2)沙尘天气颗粒物浓度及元素总质量浓度大于非沙尘天气,地壳元素浓度特征为PM_(10)高于PM_(2.5),沙尘天气高于非沙尘天气。(3)14种元素共占颗粒物含量的18.20%,地壳元素占总元素的平均比例为98.59%。(4)颗粒物浓度、地壳元素、Mn之间始终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较其他元素言,Zn、Pb与其他元素及颗粒物的相关性较弱。(5)地壳元素及Mn在4种评价方法中均未出现超标现象。Zn、Cd、As来自人为源。地质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相似,均为Mn、Cr存在轻微或无污染现象,As、Cd污染较严重,内梅罗污染指数则显示,Mn、Pb、Cd无污染,Cr污染较严重。(6)Mn、Cr对于不同群体均存在非致癌与致癌风险,As仅在沙尘天气对于成年人存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59.
齐鹏  周颖  程水源  白伟超 《环境科学》2022,43(11):5018-5029
基于云高仪激光雷达、飞机AMDAR数据和常规站点等多源观测数据,并与数值模拟(CAMx-PSAT模型)相结合,以京津冀典型城市——北京城区与郊区(密云)和石家庄城区与郊区(平山)为案例研究区域,对城区和郊区边界层高度差异(ΔPBLH)、地面PM2.5浓度差异(ΔSurf_PM2.5)、高空PM2.5浓度差异(ΔVert_PM2.5)和传输通量强度及高度分布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人为热源、短波辐射和热力湍流等因素,导致城区年均边界层高度(PBLH)较郊区高8%~29%,且不同季节下城区PBLH月均较郊区高2%(石家庄4月)~47%(北京7月).由于人为排放、逆温和大气湍流等共同作用,在0~1260 m之间等高度城区年均ρ(PM2.5)较郊区高0.1(石家庄)~29.7(北京)μg ·m-3,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城区年均总净通量强度远大于郊区,城区表现为流出,郊区表现为流入,是由于城区低压和郊区高压,形成城郊热力环流.北京城区和郊区与周边的年均总净通量强度之和(44.77 t ·d-1)大于石家庄(34.44 t ·d-1).受风速和PM2.5浓度的影响,在0~1260 m之间,城区和郊区与周边的净通量随离地高度的增加通量强度呈现明显增大趋势,其中1月城区和4月郊区与周边的传输交换对环境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季节下城区和郊区最大净通量的强度差异明显,两者相差2.23~4.48倍;但最大净通量强度的高度特征差异较小,主要位于611~1260 m.  相似文献   
60.
河口-近海环境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效应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大量陆源污染物特别是备受各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微塑料、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污染物进入水体环境并迁移扩散,对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综述国内外微塑料、全/多氟化合物、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在河口-近海环境中的污染来源、时空分布和迁移传输等环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近海水生生态系统中新污染物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和风险,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关注河口-近海环境中多种新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和新污染物产生的联合生态毒理效应及造成的生态和健康风险等,为陆海统筹下的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