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国内外洪水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宝华  付强  谢永刚  冯艳 《灾害学》2007,22(3):95-99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实质就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问题。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的角度对国内外洪水灾害损失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对经济损失进行了分类;概述了洪灾损失的评估方法和计算经济损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公路洪灾模糊概率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开展公路洪灾防灾减灾工作,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公路洪灾评价模型。根据公路洪灾的致灾因素多样性与模糊性的特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初选公路洪灾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出主控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控因子的权重系数,并结合模糊概率理论,建立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公路洪灾模糊概率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云南省22条泥石流沟基础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将经典评价方法中的10个评价指标缩减为5个,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73.
从化“5·8”特大洪灾原因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地调查,对从化“5.8”特大洪灾危害情况作了简介。详细分析暴雨产生大范围山体滑坡的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这种灾害的对策措施。其中以香根草为主的生物工程是综合治理灾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
<正>近年来,异常气候所带来的自然灾难频频发生,2010年4月份,我国西南五省刚刚缓解了旱灾,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福建、浙江等地区又迎来了特大洪灾。洪水灾害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看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防洪经验,对我国的防洪或许有一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75.
基于“3S”技术的村镇住宅洪灾脆弱性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性曲线常用来表示各类承灾体的洪灾损失率与洪水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构建村镇住宅洪灾脆弱性曲线,以2010年永吉县口前镇洪灾为案例,根据抽样理论运用GPS技术开展了村镇住宅洪灾损失的实地调查;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提取出洪水淹没水深用以补充未调查房屋的淹没水深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各类平房住宅水深-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用以表征脆弱性曲线。结果表明:居民住宅的洪灾损失率与水深高度相关,且在同一淹没水深下,平房住宅的使用时间越长损失率越大。脆弱性曲线的建立为计算洪灾潜在损失和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陆本燕  刘伯权  吴涛  邢国华 《灾害学》2011,26(2):102-106
以"7.23"陕西省商洛市特大暴雨中山阳县校舍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造成校舍受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基础上,分析了洪水灾害引起校舍受损的原因。结果表明,特大暴雨是该县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也是部分滑坡转化为泥石流主要因素;建筑场地选择不合理是造成校舍受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结构构造是减少灾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7.
观点     
《绿叶》2011,(4):132-133
中国沿海地区核电站可能面临上游洪灾的风险,至于湖北、湖南等地计划修建内陆滨河核电站,更需防范洪灾。但无论多大争议,核电还是要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如何发展。——针对一些业界人士存在盲目乐观倾向,对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重视不足,环  相似文献   
78.
大气降水的不规则运动是引发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小洪水、大灾情"特性显著的渭河下游洪泛区的洪水特性、降水规律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插值计算法进行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空间分析,评估并区划了研究区汛期洪灾风险的降水危险性.主要结论为:①季节性的强降水过程是引发渭河下游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连续暴雨或大范围暴雨往往带来洪水灾害;②汛期降雨量呈现出显著的南多北少特征,且从东南到西北依次递减,咸阳、高陵县、大荔县西北部降水量偏低,而秦岭北麓的华县、华阴及西安市区降水相对丰富;③汛期降水变率虽然呈现出相间分布的特征,但降水量变化较大的区域(西安市区、华县以及潼关县东南部)都集中于南部的秦岭北麓;④根据降水量越大,影响度越高,降水变率越大,降水量越不稳定,洪水危险性越高的原则,进行洪灾的降水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显示降水危险性较高与较低区域呈环状相间分布,危险性较高的区域更多地分布于渭河干流南岸.  相似文献   
79.
80.
人口是重要的受灾体,准确的人口空间分布信息是防洪救灾工作的重要依据。将人口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借助GIS手段来空间化人口统计数据,模拟人口空间分布。着力分析两个问题:①居民点类型、面积、位置的精确获取;②居民点类型、面积与人口数量间的关系。研究中,首先根据地理意义和数学意义,对经典的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模型进行扩展,推导出城乡人口-面积统一模型。进而以扶余县为例,以15万地形图为辅助数据,建立居民点分类体系,利用ETM影像提取居民点信息,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人口分布的反演模型,得到基于居民点的人口分布矢量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