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75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165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502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CF表面化学官能团对影响脱硫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纤维(ACF)作为第三代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它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对烟气中的SO2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催化氧化作用,因此作为烟气脱硫方面极具前景的催化剂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为代表,主要深入探讨了ACF表面化学官能团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二级活性炭生物流化床深度处理有机胺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级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工艺深度处理有机胺废水,研究了有机容积负荷、NH3-N容积负荷以及曝气间歇对COD、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容积负荷为0.94~2.38 kg COD/(m3·d)时,二级流化床对COD的去除率为80.6%~95.5%,比一级流化床的抗有机负荷冲击的能力更强;当NH3-N容积负...  相似文献   
993.
稻壳基活性炭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蕊  葛滢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1):41-45,51
活性炭吸附法是重金属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利用廉价的稻壳,选择氢氧化钠和磷酸作活化剂制备活性炭,测定了稻壳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苯酚吸附值和等电点.利用制备的稻壳基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Cd、Cu、Zn,研究了不同稻壳基活性炭对Cd、Cu,Zn的吸附差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稻壳基活性炭中微晶体结...  相似文献   
994.
摘要以自制的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温度、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pH等对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并研究了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的Zeta电位、接触角、光催化再生性能.结果表明:(1)静态吸附时,随着亚...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酸碱盐溶液浸渍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探究了其吸附油气的特征,考察了改性后的活性炭对油气吸附量和穿透时间的影响,采用BET、SEM、XRD及FT-IR等方法对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样品(醋酸改性)比表面积最大为1 264.33 m~2·g~(-1),碱改性活性炭对油气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改性方法,3~#样品(氨水改性)吸附容量最高为0.279 g·g~(-1),拟合动力学速率常数k′值是0.096 3,5#样品(氢氧化钾改性)穿透时间最长为130 min;改性处理后,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的—OH与C=C含量,正丁烷主要以—CH_2基团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在综合酸碱盐溶液改性的基础上,利用Yoon-Nelson动力学方程对吸附曲线进行拟合,评价改性活性炭对油气的吸附性能。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活性炭吸附油气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污泥基活性炭吸附Cu2+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以ZnCl2为活化剂制取污泥基活性炭。以此污泥基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含Cu2+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考察了溶液pH值、Cu2+的起始浓度对Cu2+离子吸附量的影响;利用等温吸附实验作出吸附等温线,并考察了污泥基活性炭吸附剂吸附Cu2+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基活性炭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pH值为5;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为优惠吸附,吸附量随着吸附质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4 h,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97.
海绵铁还原耦合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技术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绵铁(s-Fe0)还原耦合活性炭(GAC)吸附-微波(MW)再生技术降解甲基橙(MO)溶液,重点考察了s-Fe0投加量、粒径、微波功率等因素对MO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Fe0投加剂量为15.0 g/L、粒径为3~5 mm、超声波功率为200 W,反应1 h,MO的去除率为94.2%。其次,采用GAC吸附-MW再生技术(800 W,照射1 min)循环处理上述脱色后的MO废水。结果表明,GAC吸附可有效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及残留的染料、TOC和总铁离子浓度,且MW辐射可有效再生吸附饱和的GAC颗粒。因此,s-Fe0还原耦合GAC吸附-MW再生技术可以有效降解MO染料,具有处理效果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掺烧污泥已成为燃煤电厂能源结构转型的手段之一。本文基于浙江金华宁能热电厂现有燃煤烟气系统,提出在烟道系统增设活性炭喷射净化技术,基于Fluent模拟分析,从单喷口和多喷口的喷射点位置、喷射角度、喷射质量流量三个方面,对烟道中活性炭喷射分布均匀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比较停留时间、扩散效果,分析了不同活性炭喷射方案下的喷射效果;最后,对活性炭喷射系统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的影响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喷口喷射,多喷口喷射的活性炭更加均匀,但成本更高。对于单喷口喷射,当活性炭喷射点位置在烟道水平转垂直的弯头出口截面中心位置处时,扩散效果好,且活性炭停留时间长;当活性炭为顺流喷射、质量流量为10 kg/h时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多喷口喷射,活性炭质量流量为15 kg/h时,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但是成本更高。单喷口和多喷口下都应选择顺流喷射,这样扩散面积相对更大,活性炭的扩散效果相对更好,并且在截面中分布相对均匀。活性炭喷射系统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9.
颗粒活性炭深度处理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比较了13种不同材质、粒径的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对抗生素废水生化出水的吸附效果,选择KC16活性炭作为处理该废水的活性炭。KC16活性炭的进一步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当KC16活性炭投加量为30 g/L,吸附时间为6 h时,处理效果较好,TOC、COD、UV254、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6.99%、88.43%、89.69%和94.08%,并且污染物质(COD、TOC)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R2>0.99)。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在滤速为1.0 m/h,柱高为1 200 mm时,出水可以达到GB21903-2008《发酵类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每吨抗生素废水的活性炭用量为2.45 kg。  相似文献   
1000.
微波辐照碳酸钾化学活化法制备菌渣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用菌渣为原料,以K2CO3为活化剂,利用微波辐照加热法制备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活化功率、活化时间、K2CO3与菌渣质量比、浸渍时间对活性炭碘值及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时间、活化功率、K2CO3与菌渣质量比对活性炭碘值影响显著,浸渍时间对活性炭碘值影响不显著;对活性炭得率,各因素影响均不显著。综合考虑碘值和得率2个指标,实验得出的最佳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为:活化功率560 W,活化时间20 min,K2CO3与菌渣质量比0.8,浸渍时间2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