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火灾高温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国外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火试验相关研究,总结了CFRP的高温热工性能参数。用ANSYS软件对火灾高温下不同情况(无防火保护层和有防火保护层)和不同工况(防火涂料涂抹形式)下CFRP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防火涂料厚40 mm时,梁耐火极限可达2.5小时以上,且底面和两侧面全面涂抹防火涂料的防火效果最好。本文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和耐火极限,且对CFRP加固后的结构防火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C/C复合材料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抗烧蚀材料而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器的热防护领域。在热化学烧蚀作用下,C/C复合材料通过质量损失,带走大量的热,从而阻止高温对飞行器内部结构部件的损害,保证工作人员和仪器的安全。C/C复合材料的热化学烧蚀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不连续问题。不同于传统偏微分方程在不连续边界上的奇异性,近场动力学(PD)理论采用积分-微分方程避开了这一问题,可以在不引入其他复杂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描述烧蚀界面的移动问题。通过对热化学烧蚀作用下C/C复合材料质量的损失和结构边界移动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了热化学烧蚀与温度场耦合作用下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3.
陆丰13-2油田原油含蜡量均超过28%,凝固点均超过29℃。为避免油井关停后原油结蜡堵塞油管,每次在油井因台风撤离关停后都会对油井回挤柴油至电潜泵入口位置以置换油管内原油,每年因此消耗大量柴油。为减少压井柴油量,通过研究地温梯度,以及井筒内温度场,可以优化压井柴油量,从而达到减少柴油消耗量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4.
冻土区输油管道在投产运行过程中,由于管道沿线受到冻融影响引起的管线变形破坏现象比较普遍。已建的中俄原油管线由漠河进入中国,经过我国北方多年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直至大庆。输油管道在寒区运行过程中与周围土体发生了热交换,使原自然土层热交换体系改变,进而对运行的管线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冻胀和融沉。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喷水灭火行为引起的火场局部温度骤降,有可能引起房屋结构破坏。为研究火灾及消防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设计建造了足尺钢框架房屋,根据实际火灾及消防场景设计火灾荷载和消防系统,模拟了真实火灾下窗户玻璃破碎和喷水灭火对火灾温度场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利用热电偶测量火灾及消防全过程的火场温度,得到了火场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火灾动力学分析了火场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火灾过程中,火场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框架平面沿水平方向越靠近起火点,升温速率越快,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越高,垂直方向温度梯度越大;玻璃破碎增大了通风口面积,对通风控制型火灾的温度场有显著影响,靠近通风口处温度略有降低,而远离通风口的火场纵深处温度大幅上升;消防喷水能迅速抑制火场燃烧,降低火场温度,降温速率随喷水灭火时间增长而减小;开始灭火的短时间内,火源附近温度骤降,降温速率最高达到391℃/min。  相似文献   
46.
对北京某大厦的外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采用CFD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矩形三维模型及设立边界条件,对热通道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改变热通道宽度、进出风口风速、进出风口高度等因素,分析其对双层玻璃幕墙系统热工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通风方式和设计尺寸,对玻璃幕墙的结构形式和通风方式进行优化,以减少玻璃幕墙的建筑能耗。  相似文献   
47.
郑文炜  郑术力 《环境技术》2022,40(1):98-102
本文分析了压缩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瞬变温度灵敏度的主要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建模,并提出一种简化的瞬变温度灵敏度计算模型;设计了瞬变温度灵敏度的测试系统,通过实验对比了国内外高温加速度传感器的相关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测试过程中,相同的动态温度场作用下,国产高温加速度传感器将产生更大的测量误差;最后将模型数据与实验数...  相似文献   
48.
海水热扩散研究进展与新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实际的工程背景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热扩散问题的研究进展。还针对海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在该问题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巷道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半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巷道壁面水分蒸发情况下通风时间、岩石的热物理性质、巷道几何尺寸、巷道风流与围岩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壁面湿度系数与风流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半径的影响。随着通风时间的延长 ,围岩冷却范围逐渐向围岩内部推移 ,推移速度逐渐降低 ;巷道壁面水分蒸发和风流相对湿度对靠近壁面处围岩温度分布影响很大 ,但对深部围岩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变小 ,所以对调热圈半径的影响很小 ;岩石导温系数对调热圈半径及其内部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巷道壁面风流与围岩的换热系数和巷道的几何尺寸对巷道围岩的冷却范围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50.
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及其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基于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连续性方程、多相气体渗流———扩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建立了工作面动态推进下的采空区自燃数值模型。结合实例,从理论上描绘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漏风流态、氧、CO、瓦斯和温度等分布状态及其动态过程。计算中考虑了瓦斯涌出对自燃的耦合作用;工作面动态推进对自燃的影响,以及沿边界冒落非压实性对漏风供氧、自燃高温区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重点讨论了采空区自燃与各因素的定量化关系,得出自然发火期与煤氧化速度、工作面风量二者均呈显著的反比例关系;对于综放工作面采场漏风供氧系统,自然发火期主要取决于煤的耗氧能力,提高工作面风量仅能扩大自燃高温区的范围,增大自燃的发生几率;提高推进度能显著延长采空区自然发火期,呈指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