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8篇
  免费   785篇
  国内免费   1666篇
安全科学   416篇
废物处理   191篇
环保管理   993篇
综合类   6159篇
基础理论   432篇
污染及防治   488篇
评价与监测   512篇
社会与环境   194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了控制污水脱氮中N2O排放,在不同曝气强度下研究了好氧硝化段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系统的N2O排放特性,并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发现,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强,系统总氮去除率下降,但脱氮中N2O—N所占比例则上升,实验中从低到高3个曝气强度下,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0.01%、65.28%和58.62%,脱氮中N2O—N所占的比例为1.89%、7.84%和9.20%。PCR—DGGE分析显示,和低曝气强度下相比中、高曝气强度下系统微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但中曝气强度和高曝气强度下系统微生物群落表现出较高相似性。这表明,不同曝气强度下系统N2O排放受到氮素转化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适宜曝气强度不仅提高总氮去除率,还可有效控制N2O排放。  相似文献   
982.
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冬作处理时后茬水稻生长期甲烷排放通量及土壤温度、土壤Eh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晴天甲烷排放通量和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出现在下午4时左右,最小值出现在凌晨4时左右,符合余弦函数变化规律;连续阴雨天甲烷排放通量有逐日降低的趋势,但其昼夜变化缺乏规律性。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昼夜变化主要受0~10cm深土壤温度的影响,而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关。  相似文献   
983.
正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786/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829《环境科技》于1988年创刊,是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环境科学技术类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984.
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和间歇进水特点,利用“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研究该工艺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效果.厌氧池和局部循环供氧池有效容积比为1∶1.6,曝气装置位于局部循环供氧池中间底部,环形导流板将局部循环供氧池分隔成中间好氧区和四周缺氧区,斜管沉淀池前置到厌氧池与局部循环供氧池之间,出水端设置循环水池.装置连续稳定运行12个月,平均进水量为140 L/d,生物反应区HRT为1.3d.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在40.31、3.38、2.69、11.98和0.75 mg/L,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指标(GB-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研究表明,厌氧-局部循环供氧技术是一种适合农村分散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985.
太湖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苕溪水系是太湖的重要支流,其总流量的70%入太湖.近年来沿水系农业发展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湖的水源环境.通过对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发现:流域种植业化肥TN污染负荷率高达98.03%,TP为1.97%;畜禽养殖粪便COD污染负荷率达74.91%,TN为20.59%,TP为4.50%;淡水养殖中精养鱼塘污染物TN污染负荷率达54.15%,COD为39.95%,TP为5.90%.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太湖苕溪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6.
浑河源区水生生物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浑河源区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发现 :源区水生物种类绝大多数为贫营养型清水指示种类。数量明显少于下游。源区水质优良 ,水质基本处于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987.
接种Glomus versiforme对红三叶草利用有机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三叶草为材料,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接种菌根真菌Glmous versiforme对土壤有机磷及外加有机磷化合物植酸钠(Na-Phytate)、核糖核酸(RNA)和卵磷脂(Lecithin)的利用效率,植株生长7wk后收获测定植标干物重、含磷量和根系菌根侵染率,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能明显增加植株干物重、含磷量和吸磷总量,与各有机磷处理相比,无机磷(KH2PO4)处理生长效应最好,施用有机磷化合物各处理与CK相比均明显促进了植株生长,但不同有机磷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植株吸磷量上,各接种处理均为相应CK处理的2倍以上,其中磷酸二氢钾处理吸磷量最高,菌根对照植物的根外菌丝虽然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但其吸磷量也达到不施磷的CK-M处理的2倍多,这说明由于菌根的形成植物能利用土壤因有的有机磷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表3参10  相似文献   
988.
氮氧化物(NOx)首次被列入了“十二五”约束性减排指标.水泥行业排放是当前大气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仅次于火力发电业,积极开展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对有效落实“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水泥行业面临着氮氧化物减排底数不清、缺少减排技术、减排投入大等诸多困难,尚未开展有效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因此,能否完成“十二五”既定的减排目标尚属未知.为推进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笔者建议,尽快摸清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底数,总结国内外成功案例;加大脱硝技术研发力度,修改和制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制定引导性和鼓励性政策,实施试点和示范性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89.
目前,河南省环保厅核算排污费和环保电费均采用"小时均值",运行人员只能根据DCS显示的瞬时数据进行调整,经常因无法正确估计小时均值造成环保超标的事件发生。且瞬时数据波动较大,运行人员无法对喷氨大小、电除尘参数、浆液循环泵启停等做到及时调整。通过对各环保因子小时均值逻辑进行组态,使运行人员在线监控小时均值,提前进行调整控制,有效防止排放数据超标,同时利于对各环保设备进行精细化操作,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90.
通过对铝电解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发现铝电解槽槽温与氟化的排放浓度有密切关系,当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技术参数和热平衡遭到破坏时,它们共同具有烟气量大、槽温度、有害物质浓度高的特点,其监测值也明显高于正常铝电解槽温下的氟化物排放浓度值。提出并讨论了控制槽温的措施,以减少氟化物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