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1972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普遍存在滞后现象和水平低及周期长等问题,提出广泛开展环评法宣传教育;加强环评队伍建设,提高环评人员的素质;把环评纳入总量控制轨道,突出浓度与总量同时评价;大众参与以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2.
分析了我国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有效防止旅游资源开发不当所带来生态的破坏的重要手段,进而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对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指标确定及评价结论贯彻执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3.
可持续性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力 《青海环境》2004,14(4):162-163
可持续性环境影响评价针对政策、规划和计划方案进行评价,同时包括对计划和规划本身的评价。文章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可持续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思路和评价技术方法的基本构想,针对如何建立可持续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运用综合指标评价系统的可持续性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4.
景观生态学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观生态学中的优势度原理在评价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结构与功能稳定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在线型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很少应用。以公路建设为例,探讨了在线型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5.
《中国环保产业》2005,(12):9-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11月23日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0号)全文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6.
清洁生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更侧重于环境的末端治理,无法将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密切结合,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而清洁生产在这方面却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在联系,尽快地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清洁生产应该成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撰写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要求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分级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要点,以满足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8.
颁布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时间:2005—8—15实施时间:2006—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6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已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于2005年7月21日修订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环  相似文献   
159.
以原材料收集为起点,扑热息痛产品产出为终点,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天津某典型扑热息痛生产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每生产1t扑热息痛的酰化过程、脱色过程、结晶过程的综合环境影响对全过程的综合环境影响贡献率分别为94.14%、5.82%、0.04%,主要环境影响为海洋水生生态毒性、化石燃料消耗、水体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为减小扑热息痛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提出扑热息痛生产工艺采用常温生产工艺、使用高效低耗设备、提高工艺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增加蒸气的使用量、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率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0.
马飞 《环境与发展》2020,(1):27-27,29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土壤本身或与之相关的环境要素之间在物质、能量转移循环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为依据,对污染型土壤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