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393篇
综合类   2629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114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省环境监测的远程数据传输也应用多年,但目前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传输手段落后、设备运行不稳定等状况,急需对现有系统进行换代或改造。通过对目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的比较分析,采用GPRS传输方案实现我省环境监测数据远程传输系统是最优的,是斜学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发展的回顾,分析加强监测网络管理的战略意义和存在问题,提出为实现“九五”环保目标完善监测网络、畅通监测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3.
行业环境监测站承担着行业排污单位的例行监测和监督工作,只有提高分析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计量认证,规范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124.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3S”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宝 《福建环境》2003,20(5):80-80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占国土面积 60 %次上 ,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发展迅猛 ,尤其在西部地区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的趋势加剧。其中有自然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缓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是掌握及时、准确、全方位的信息。未掌握准确的信息 ,控制和治理工作无从谈起。所以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十分重要 ,“3S”技术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 ( 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 ( Global Positions System)与地理信息系统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三项技术的集合。它可以定性、定量、可视化地…  相似文献   
125.
孔繁锦  王范侠 《环境科技》1994,(1):28-29,27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然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亦不断反作用于环境。整个自然环境由于人类不同程度的涉足已改变了它本来的面貌。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许多国家已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并积极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监测。目前人们正广泛利用生物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物对污染进行监测。有些生物对环境有毒物质比较敏感,通过它们就可以检测出环境中存在的有毒物质。生物监测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法相比,它克服了后者分析的…  相似文献   
126.
对洛阳氰化物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起突发性氰化物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情况。讨论了省级环境监测站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前期准备工作,强化了“防范意识,并就应急监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7.
江西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上,研究和开发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库开放互连和监测数据地图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8.
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电位滴定技术和恒定容量表面络合模式表征不同来源天然伊利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鉴于固体基质在酸量滴定过程中发生溶解,相应的滴定上清液被视为体系空白。考虑到水解铝、硅酸和伊利石表面活性位之间的表面络合或沉淀反应,提出两种表面质子反应模型。对其中的特例,还考虑了表面离子交换反应。模拟程序的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对水解伊利石体系的滴定行为均可获得满意的描述。相的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表明样品的酸碱性质之间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29.
对25个实验室pH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按保证值及不确定度,评价各个实验室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介绍了Microsoft公司数据库软件Visual FoxPro6.0的特点,结合县级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实际,探讨了基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