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生物人侵严重威胁着各国的生态环境,各国在生物入侵的预警、预防、预测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文章引介了当前入侵预测中主要采用的3种方法(即统计方法、生理方法和分析方法),对入侵模拟时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及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变量进行了描述分析.以分析方法中的反应-扩散模型(简称R-D模型)为例探讨建模方法对生物入侵的预测,并基于一维反应-扩散模型的推导,阐述了R-D模型的模型特点及应用时的限制条件.R-D模型可将空间和种群过程融合进入侵速率的预测之中,且模型中连续参数的使用不受尺度限制,适用空间尺度较广.该模型以其简洁易表达的形式在生物入侵的研究中曾受到广泛应用,范围广至孢子、病毒,无脊椎农业害虫及麝鼠Ondatra zibethicus、水獭Enhydra lutris等脊椎生物.然而,随着入侵理论的不断完善,R-D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日益突出,它对空间现象模拟预测的无能为力、对生态过程相互作用模拟的失败,致使该模型应用受限、预测能力降低.月前,入侵预测倡导基于个体的空间模拟模型,并开始关注偶然发生却起着关键作用的长距离扩散的预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模型比R-D模型更接近真实,但R-D模型有助于理解现有的入侵格局,对生态入侵研究提供最基本的估测,可以加深对入侵过程的理解.过去,R-D模型对入侵生态理论的发展做出过的重要贡献,今后该模型仍为我们初步预测生物入侵提供一个简单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42.
生物入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中,生物与其天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之后,在适宜的生境下,由于缺乏原产地天敌的抑制,极易大肆扩散蔓延,而形成大面积的单优  相似文献   
43.
解决压载水微生物入侵性传播研究的国际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压载水排放造成了地理性隔离水体间的生物入侵,是有害微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有害水生生物和病原体通过压载水传播,严重威胁侵入国的经济、环境及人类健康,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已开始着手调查外来生物入侵现状,研究管理措施、治理对策及方法。文中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外来入侵种侵入新的栖息地后,会在该生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相应的生态位,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生物入侵的途径多种多样,生物入侵现状十分严峻。面对这一事实,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尽量将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5.
水盾草在江苏省重要湿地的入侵与分布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盾草为原产南北美洲的沉水植物,目前已在我国归化.于2009年在江苏省内40个湿地进行了超过700个样点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盾草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江苏省大部地区,定居纬度最北至33°41′N,并在大多数入侵群落成为优势种;与2003年相比,其入侵范围和入侵程度均有较大增长.在水盾草所处的植物群落,共调查到沉水植物17种和漂浮植物11种,其中,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苦草和金鱼藻,漂浮植物槐叶萍、浮萍、满江红和荇菜与水盾草的种间相遇度均在50%以上,表明水盾草易于入侵有以上植物存在的河道.分析表明,水盾草在江苏省的入侵主要由人为扩散引起,然后顺流扩散.由于水盾草潜在人为扩散可能性依旧很大,且江苏省全域均适宜水盾草扩散,应加以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否则水盾草极有可能在数年内扩散至全省.  相似文献   
46.
外来植物入侵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植物入侵态势严峻,随着全球化的提速,这一威胁将加剧.总结外来种入侵力的主要理论,分析其生态学机制、常见的理解误区,剖析入侵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机制,可为进一步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治理工作效率提供参考.通过总结分析发现:理论间存在部分包含、支持、相悖等逻辑关系,并且生态位在外来种和土著种之间的差异应该只是外来种定殖的一个有利条件.新的认知是,适合度优势才是入侵种竞争排斥土著种的必须条件,因而是入侵植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适合度优势表现为快速生长等一些有利于竞争、扩散的性状稳定遗传.适合度优势产生于生理、生化、解剖、形态等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来自选择压力变化后外来种的进化或基因型的保留.这些研究进展说明,外来植物入侵力产生的机制是多样化的.因此,除去发现其他入侵力机制进而丰富完善入侵力理论体系外,利用数据综合分析等手段,总结我国外来植物入侵力组成的主要性状,从而为构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体系提供直接依据,指导海关等相关部门的检查检疫工作,是降低我国入侵植物威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对生物入侵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8.
云南省凤眼莲入侵现状及其引种得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外来种的引入是生物多样性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外来种的入侵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从云南省凤眼莲入侵的现状,分析了入侵植物风眼莲引种的得失。对于风眼莲的控制及其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方法,认为目前对风眼莲等入侵生物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同时引进植物外来种时,要对引进种的行为特性进行调查研究,注意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9.
提起食人鱼,人们大多会联想起两部文艺作品:哈罗德·罗宾斯撰写的小说《食人鱼》和美国恐怖电影《食人鱼》。在小说中,哈罗德借用食人鱼残忍的自然生存规则描述了书中主人公卷入黑手党生涯却又不甘堕落的冒险经历。而电影《食人鱼》则更是用感官的、血淋淋的场景描述了食人鱼的残暴性情。食人鱼(也叫食人鲳)是生长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里一种凶狠的鱼类。由于颈部短,头骨特别是颚骨十分坚硬,上下  相似文献   
50.
云南省生物入侵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之多均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生物入侵现象发生严重,主要的入侵种有紫茎泽兰(Crofton weed (Eupatorium adenophorum))、凤眼莲(Water hyacinth(Eichhornia crassipes))等,严重威胁着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生物入侵的现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意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