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以从生存环境、生态平衡和生活需要三个方面去理解。生物多样性完善与复杂的地区,可以有效抵御生物入侵。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首要任务在于遏制大规模开发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其次才是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2.
珠江水系告急、太湖水系告急……近来,一种俗称水葫芦的生物疯狂肆虐我国南方的江河湖泊,各地水域警报频传。100年前被作为花卉引入我国的水葫芦,如今每年至少要投入上亿元巨资打捞……如临大敌:地方政府立下“军令状”小小水葫芦,让上海市政府大动干戈:不仅在去年3月立下了“军令状”,发誓“三到五年内基本解决全市河道水葫芦危害”,而且成立了专门机构,布防“大兵压境”的水葫芦。10月,上海市水务局发布第一号水葫芦警报,上海水域的水葫芦高峰逐渐到来。据广东省环保局介绍,水葫芦目前已在整个珠江水系安营扎寨,其中中…  相似文献   
53.
钟伟青 《环境》2003,(5):6-7
另类入侵者在人类社会,我们把强行进入他国掠夺其资源的行为称为入侵。在自然界,生物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行为,科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为“外来物种入侵”。所谓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将某种物种带到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非原产地区,被带物种在当地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  相似文献   
54.
生物入侵的评价与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生物入侵的机制,认为生物入侵受外来种生物学特性、生态系统的可侵入性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生物入侵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因素分析评价方法.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微区分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入侵预警分析,为科学评价和有效预防生物入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当前,“生物入侵”这一术语对于公众来说已不再是生疏的名词了,因为它不仅仅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公众与媒体的注意,其原因在于生物入侵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6.
蔡培印 《环境》2010,(10):62-64
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如果出现外来物种,将有可能增大环境压力,造成生态系统紊乱,甚至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57.
周密 《环境教育》2009,(5):71-72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  相似文献   
58.
柯榜凯 《环境》2002,(4):34-35
种植面积几何增长如果说咱们平时炒菜用的大豆色拉油大部分是由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提炼而来的,你信不信?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转基因”这个近年来才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59.
《环境教育》2005,(8):26-27
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原产地在北美洲,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严重威胁用材林。加拿大一支黄花:原产地在北美洲,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后逸生野外,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近20年来导致许多种乡土植物消亡。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南美洲。上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作为一种猪饲料引种大肆扩散,很快在中国南方地区为害成灾。“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  相似文献   
60.
凤眼莲与生物外来物种的入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问题入秋以来,在京杭大运河、平湖塘、穆湖溪等江河湖荡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团团凤眼莲,水流较缓的河港尽头,凤眼莲你挤我挨地堆积在一起,再不见昔日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的水乡风光。原为“泊来品”的凤眼莲肆无忌惮地侵占了清水粼粼的港湾。研究方法和内容1.生物学特征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又名“凤眼蓝”、“水葫芦”。雨久花科,多年生草本,营水生直立或漂浮生活。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20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河湖、池塘或稻田中。凤眼莲成体高70厘米以内,根须状,且数量极多。从根际生出匍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