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7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331篇
安全科学   3419篇
废物处理   162篇
环保管理   1277篇
综合类   7969篇
基础理论   1077篇
污染及防治   442篇
评价与监测   762篇
社会与环境   622篇
灾害及防治   42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1270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879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政林  曾光明 《环境与开发》1998,13(1):39-41,46
论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有关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指出了风险评价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2.
以浮游植物评价金堂水库富营养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优势种、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指的分析,判断金堂水库质已达富营养化水平;网箱养鱼是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对水库功能的不利影响将是很骓消除的。  相似文献   
193.
张松滨  王凤翔 《环境保护》1992,(12):23-23,28
本文以层次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矩阵排序法.该方法分析步骤简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4.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95.
对上海工业街坊固定和流动噪声的主要变化和声源强度进行调查和测试,应用PNI噪声指数和等级评价方法对该城市工业记噪声进行评价。用数学方法对典型小区和大部分工业街坊的职工和居民的职业病和健康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噪声伤害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6.
197.
环境风险评价在当今环境影响评价中逐渐引起重视,通过对年产30万t磷酸及年产60万t磷铵项目中设计的磷石膏渣场进行的风险评价实例,运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事故分析,并预测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及后果,提出减缓措施,为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可为类似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8.
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是在8000个旅游资源实体数据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一个三级分区体系并得到一张中国旅游资源分区图。第一级区,有八个资源区。第二级区,有41个资源区。在每个二级区内有或多或少的三级区,然而,每个三级区必须是根据旅游资源数量、质量和交通条件得出的五类三级区中的某一类。分区程序采用从低级区向高级区归并的方式。本结果对管理旅游资源和发展中国旅游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9.
曹颖 《环境科技》1999,12(2):30-31
用二级评判法大气环境质量能充分顾及到各种因素和权重的影响,使评价结论的精度提高。用该方法对泰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作评判,结果与泰安市区大气环境担同状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0.
主成份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主成份分析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基本原理,并对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与其它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主成份分析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